栏目列表
殷偲12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殷偲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对实际生活的应用

对实际生活的应用主要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直接利用身边的事例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测量时,教师在为学生解释完什么是长度单位以后,可以让学生对课桌或者书本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其长度单位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对同一物品进行测量,让其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再比如,教师在为二年级学生讲解《角和直角》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再讲解完角的含义以后,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角和直角,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保持在热烈的氛围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得对新知识的认识与掌握。

(二)对现实生活的模拟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拟、假设。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一年级学生《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创设一个现实中的场景,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如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小红放学后与妈妈一起去水果店买水果,卖水果的阿姨说一个苹果是一元钱,小红发现妈妈给了阿姨一元钱,一个奶奶给了阿姨两个五角钱,还有一个小妹妹给了阿姨十个一毛钱,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那么小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掌握而对教师问题进行解答,以此帮助小学生增强其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对实物的具体应用

对实物的具体应用主要是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借助身边的实物,促进情境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为二年级学生讲解《时、分的认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时钟借用过来,作为教学辅助用具。拿实物进行教学可以减少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师的预期效果。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便于教师教学,还可以明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与教师的高度配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乘法》这节内容时,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小动画,然后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乘法,从而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高效学习,一举两得。

(四)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要过于复杂,复杂的情境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还不容易让小学生掌握教师的意图,从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二,选用适当的教学设备。数学教师在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学设备的选择对于情境教学质量的好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设备的选择上也应该加以注意;第三,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主要锻炼的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一定要设计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问题和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