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中心小学开展“数学课前预习”的小课题研究
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常规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练习水平的一种策略。
11月6日,横山桥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开展了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主要是探索在新课堂理念指导下的预习课模式、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设计与评价、如何实施高效课堂之经验交流等。活动流程是先由周琴亚和蒋文老师分别执教了《小数乘整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再由听课老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研讨分析。
通过课前预习这个研讨活动我们感受到:课前预习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更开放了,思维更活跃了。
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课前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是学生在课余活动中的一种个体独立探究的行为,只有把这种行为持续地、有意识的加以指导和培养,才能使之成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和习惯,便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了!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水平。
(横山桥中心小学通讯组 撰稿:蒋文 摄影:周蓉 审稿:蒋红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