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中心小学开展省级课题研讨活动(二)
2014年6月9日,我校开展了关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的课题观摩研讨活动,活动的研究主题为:运用过程性评价表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组由吴云贤老师为大家展示的一节课题研究课是四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
吴老师的教学,是校园文化与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我们的孩子,能在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几个社团活动中开始他们的学习之旅,深感切感受学校的一种内涵发展,获得情感的提升。孩子们也在多层次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互相论证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真正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注意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随时把握好时机进行巧妙的点拨和引导,及时捕捉挖掘并进行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擦出火花,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英语组则由邵琰老师执教的一节课题研讨课——译林版四下Unit 8 How are you? Story time部分。
邵琰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节奏明快、清新自然的语篇教学课。整堂课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因为大家在Happy Land找不到Yang Ling, 想到打电话这一办法,引出新句型May I speak to…?;关心杨玲想了解杨玲的身体状况,学习了相关的疾病类单词cold,cough,fever等;得知杨玲生病的消息,学习并运用I’m sorry to heat that.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一切水到渠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内容自主提问What’s the matter with Yang Ling? Can Yang Ling come to school tomorrow?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We should care about and help others. One for all, all for one. 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
本次研讨活动,是在区教研室《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的引领下展开的。评价,不是简单地判断、鉴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而是为了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与创新,在研究与创新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我们在课题精神的引领下思考着、践行着、发展着。
(横山桥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吴云贤、钱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