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云淡风轻。9月28日上午,横山桥中心小学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六(1)班聆听王登朋老师执教《最后的姿势》一课。课后老师们又围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展开热烈的研讨。
叶圣陶先生曾说“扶着小孩子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王老师的课堂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这一写法比较突出。首先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人物,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他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孩子们明白了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先去掉环境描写让孩子反复阅读,再加入环境描写再让孩子读,在对比朗读中,孩子体会到了环境描写的重要。接着他又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体会“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这三位人物的话语对谭老师形象的烘托作用。他细致入微地解读、巧妙地设计、精心地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惊心动魄的地震灾难现场,深刻体会到了谭老师舍己为人,以身殉职的伟大形象。
课后,老师们围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展开的热烈地讨论。梁校长肯定了比较阅读法的有效性,补充了一些有效的阅读的方法,如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有效地精读、略读。周晓芬老师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悟性,赵菊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学法,她认为老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绪,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授人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好的学习方法自古就被看作是学习成功的桥梁,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适合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学习方法,学习就会更加主动,学习兴趣巨增,求知欲会大大增强,更能促进他们阅读水平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