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邵琰     来源:本站原创

 

读一本好书似乎是和一位智者交谈,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读了《教育与美好的生活》这本书,细细品读之余,唇齿留香。从这本书中我深刻体会着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道路漫长且艰巨,也从中受益匪浅。
罗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四种理想品性即活力、勇敢、敏感和智力。活力是人的一种外在品质,更是一种内在品质,它可以使人感到快乐,它也可以使人意气风发,它甚至就可以绽放发自内心的微笑。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们充满活力?我想,先听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吧!听!他笑嘻嘻地说:“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下课后老师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她撇着小嘴说:“我犯错的时候,最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他说:“我在学校表现进步的时候,最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爸妈的奖励。”她说……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单纯美好的世界,也是一个渴望被倾听的世界。当你听见了孩子们的心声,课间传来师生一起游戏的笑声,孩子们便是最充满活力的小精灵;当孩子犯错时,细心教导而不当众批评,给孩子改正的机会,我想孩子对学习生活依然会活力十足;当孩子进步时,及时给予赞许,我想这给孩子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勇敢,表现在孩子们克服困难时的勇气。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家里养成娇生惯养、自私、独立性差的特点,当他们在学校遇到困难时往往只能依赖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书和育人。        
“孩子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与健康的体验来获得美德的。”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离不开奖励和惩罚,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奖惩,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宜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奖励与惩罚。“XX同学表现得比XX同学好。”“XX同学表现得最好。”这两句话是我们在平时课堂上常说的话,目的是为了表扬好的同学,激励差的同学,但是如果用得不恰当,前者会产生落差,后者会产生怨恨。如果把比较转化为“像XX同学学习”,我想孩子们会更乐意接受。第二,多夸奖,少惩罚。获得老师的赞许是每个孩子更好地表现自我的动力。在我班上有一个特别不爱学习,又爱捣乱的孩子,几乎每节课上点名批评的都有他,时间久了,不但他一点也没有改正,反倒表现更恶劣。在一次数学课,讲到有趣的填数游戏,他举手回答了一个问题,难得看见他举手我马上给他回答的机会,他的回答不算完整,但基本上意思表达准确,我内心充满喜悦,对他表扬了一番,后来,他经常在数学课上积极发言,我也常常给予及时的表扬,渐渐地他改掉了爱捣乱,做小动作的坏习惯了。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夸奖和赞许能使孩子进步。但对于孩子轻易就能做好的事情不予奖励,只有通过刻苦努力克服困难,或在勇气或技能方面,取得进步,或表现美德的时候,才给予奖励。
我认为站在老师的角度还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呢?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在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前,应该先肯定学生优秀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其次应该让学生知道在这件事情中自己值得被肯定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并指出如何做得更好。我们时常需要细致地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孩子的内心想法,并耐心地教导孩子,除了希望孩子下次不再重犯错误,更希望孩子在错误面前不被打击自尊心,并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小学阶段的孩子总是喜欢去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老师不要轻率地加以拒绝或制止,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学生的行动,应该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许他们不一定能够做得很好,但只要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适时指导,孩子收获的是意想不到的成果。老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让他们成为自信的人,也就是有勇气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确是一件宏大、持久的工程,但再远的路程,也怕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量。教育也是如此,特别是从事第一线的教师,只要认真地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会有柳暗花明,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