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前几年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多,活动中,听过好几次华应龙老师的课,每次都会被华老师大气且霸气的教学风格所吸引,近年,外出学习的机会基本没有,恰好新校长上任,为每个级部开设了一个教室办公室图书角,一眼就相中了华应龙老师的教育随笔《我就是数学》。
翻开此书,书名如其人、如其课,大气且霸气。全书分为“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六大部分,其中既有华应龙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的老师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就是这些“思索感悟”造就了华老师独到精彩的数学课堂。捧书而读,我仿佛看到了很多个华老师:“艺痴者”华老师、“农耕者”华老师、“仁爱者”华老师、“睿智者”华老师、“跋涉者”华老师。
华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他的课上得如此精彩以至于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常常不愿意下课,与他的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是密不可分的。从他的教育随笔中,我更加能体会到,华老师是一个教育的有心人,他心思缜密,善于观察,总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例如《脑袋磕破后的笑声》,华老师在做课前几天不小心磕破了脑袋,缝了六针。迫不得已,要戴帽子去上课,这本来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但华老师经过苦苦思索,发现戴帽子与他的教学内容是“中括号”是由联系的,便巧妙地把它变成了有趣的课堂资源。课前,他让学生猜猜他为什么戴帽子上课?下课时,总结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功能后,摘掉帽子,深深地鞠一躬。说到:“脑袋上价格帽子和算式中加个括号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有着某种需要,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孩子们轻轻地笑了,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完这个小故事,我不禁拍手叫绝。在我看来,磕破脑袋本来与上课是毫无关系的,但华老师却能巧妙运用,化尴尬为有趣的课堂资源。如果是我,我能想到吗?
书中描写的华老师的课堂上总让我感到,他时刻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从书中我领略到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或许,就是因为“他就是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