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而行——读《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有感
今天有幸拜读了孙云晓的《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一书,序言中就被她的教育理念吸引,她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出“分数是学生的隐私”的批判,提出“家长应该称父母”……这一些理念有的都是打破成俗,震撼着我的心灵。作者能够充当着儿童代言人的角色,是儿童发展本质需求的代言,是面向未来的代言。
读完第一章《教育的新挑战》后,引言中第一句话:作为父母和家长:您认识今天的孩子吗?就让我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不禁自问:是啊!我有了解学生们?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成长特点吗?了解每一个学生背后的深层次成长理念吗?我们总是习惯于批判、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样难管,怎么不听话,怎么怎么……,不止一次在说现在是一届不如一届。是出在学生的问题上,还是我们已经跟不上潮流,我们没有去跟上新时期学生的发展要求,还是用着老一套的理念、做法渐行渐远。或许问题不是出在孩子的身上,而是我们落于时代潮流的发展。或许我们眼中的冥顽不灵,才是以后的突飞猛进,或许我眼中的不可救药,才是未来的顶梁柱。如果我们认为不好,那么就会收获一片狼藉;如果我们期待美好,正面吸引,未来收获是一片硕果。不同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同的关系和教育,那么才会催生不同的教育和成长的方向。
新时期的我们要明白,现在我们教师不再一家之言,你说了算,应该是共融,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新世纪,我们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父母是影响的主流。但我们必须心中知道这种社会化是终身和双向的。
这个社会化的过程那么长,那么远,那么我们还能用短浅的目光看待孩子们?我们还能以暂时的分数论英雄么?不应该了吧!!!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其特点,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孩子的某一面,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说中开篇的这一章我觉得让我惊醒,或许一切的难为都是源自于我与学生之间的不了解,要知之而行。所以想要教育走的更好、更远,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