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伊始,学校都会要求每个班级建设属于自己的图书角,我们班级也不例外。刚开学不久,我就建议孩子们整理一下自己家中的课外书,可以带一些已经看过或是不想看的图书到班级中来,扩充我们的图书角。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总是积极响应,你带两本我带三本,这样,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角就建成了。有的孩子还带了一些小植物来装扮图书角,让图书角变得生机勃勃。我还挑选了两名志愿者担任图书管理员,专门打理图书。万事俱备,作为班主任,我完成了学校的任务,也就放心地将图书角交给图书管理员。
在周四的上午,班长突然拿给我一张红领巾文明岗的检查扣分单。我定睛一看,图书角上有灰尘。一开始,我还满不服气,图书角的桌子每天都会擦拭,怎么会有灰尘呢?我决定第二天好好询问一下,讨个说法。周五早读课,小红领巾来检查了,我连忙上去询问,图书角哪里有灰尘。小红领巾理直气壮地走到图书角,摸了摸书后把手给我看。果然,手指上有灰尘。作为老师的我在小红领巾面前有点羞愧了。又拿到一张扣分单的我站在图书角前,五味杂陈。我翻了翻图书角的图书,发现图书的位置还和图书角刚建成时一样,上面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反而图书角的植物更加有生机。我赶忙找来班级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员告诉我,根本没有孩子在课余时间来借书,所以他们也从来不需要整理图书。听完图书管理员的话,我马上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孩子们和我一样,将组建班级图书角当成了一样必须完成的任务,组建完成也就意味着任务完成并将之抛之脑后。我和孩子们都没有意识到学校组建班级图书角的用心。
我认识到了这点,就开始准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需要调动孩子们借阅图书的积极性。周一中午的自习课时间,我一改平时让孩子们自己做事情的作风,说要给孩子们讲个故事。孩子们反应热烈,并催促我快讲快讲。我绘声绘色地开始讲起了女蜗补天的故事。孩子们立马被共工撞倒不周山、女蜗炼制五彩石的景象迷住了,一个个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发展。直到下课铃响,孩子们还意犹未尽,一反常态地要求我“拖堂”。我及时收住话头,对孩子们说“老师的故事都是闲暇时看课外书记住的,看,图书角的图书上的故事可比老师更多。下课啦!”话音刚落,几个动作快的孩子已经冲向了图书角,迫不及待地要去借书。我及时喊暂停,宣布了借阅规则,并让图书管理员做好记录工作就离开了。下节课到班级一看,图书角的图书明显“缩水”了,班级中还有几个孩子因为上课没借到书在懊恼着呢!我不由得会心一笑。
为了不让孩子们看书的尽头变小,我还将可以借阅图书当做一种奖励:当你在自习课上作业完成地又快又好,就可以马上去借书看,谁做的越好,可以挑选的书就越多,看书的时间就越长。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尽头可足了,不仅更爱看书了,连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都变高了,真是一举两得。由于借阅书籍的孩子增多,图书的流动性更强,有的孩子为了看到更多的书,互相约定带更多的书来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