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五语>>文章内容
《梦圆飞天》一稿(刘芬)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仇海洁     来源:本站原创

 5   梦圆飞天  (一稿)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4.在读文悟情的同时,渗透场面描写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此类方法。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习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下列词语:

    凛冽:寒冷。  苍穹:天空。  游弋:舰艇在水面巡逻。 

澎湃:原本形容波浪相互撞击的样子,本文形容人们心情激动。

2.将课文分成四段,归纳段意。

3.搜集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 哪位同学还记得,莫高窟那宏伟瑰丽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板书:飞天)          你能描绘一下那美景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2. 多么美好的梦想啊!(板书: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除了敦煌壁画,你还知道哪些古人的飞天梦想吗?(嫦娥奔月;明朝人万户,坐在捆有47个火箭的椅子上,手持风筝,进行飞天尝试。这位粉身碎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国际天文学者命名为万户,以作纪念。)

3. 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起步,直到20031015,“梦圆飞天”的日子来到了,你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吗?

4.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读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快速浏览全文,让我们走进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吧!打开书,尽情地读一读!

2. 你读得非常投入,能告诉大家你读书时的感觉吗?

是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热血沸腾,因为这是——“梦圆飞天”——的日子。

3.那你能一、二句话概括这件重大事件吗?(提醒: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00310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向太空。)

4.那这篇通讯报道按什么顺序写的呢?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呢?个别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概括小标题。

                        送行                   2    

                        待命                   35

难忘的日子    发射                   615  

                        问候                   1617

描述                  18--19

                        梦圆                    20

相机概括段意:

1 1——5 20031015,人们聚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将要遨游太空的杨利伟送行。

26——15 )“神州”5号发射成功,人们激情澎湃。

316——19)杨利伟在太空发回问候,描述神奇美妙的太空景色。

4   20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终于成真。

    文思:送行——发射——描述——圆梦(按飞船升空的顺序写的)

3. 读完全文,你发现没有,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你能快速找到吗?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三、精读“送行”,感受喜悦与自豪

1. 我们先跟随作者去看一看“送行”的场面,看看作者在这一段中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当时的天气、环境、有哪些人参加送行,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小结:场面描写可以写环境的布置、当时的气氛,主要还是写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人们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让我们跟随作者来感受一下。)

补充第一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此次任务的艰巨,从侧面衬托出人们当时激动的心情。)

2.默读该段,感受到当时的送行场面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热烈而又隆重——

    送行的人很多:教练、专家、少先队员等。

    卫星发射中心歌声嘹亮,鲜花簇拥。

3.送行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送行的人:心情激动,脸上洋溢着喜悦自豪。

想象说话:(放《歌唱祖国》)要是当你也在为杨利伟叔叔送行,听着这嘹亮的《歌唱祖国》,看着神舟5号即将出征,你的心情怎样?

那你来读读第2节,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4.在送行的场面中,作者重点描写了谁呢?

杨利伟:神情严肃,心情平静。

总指挥:态度郑重,对航天员充满期待与信任。

四、精读“待命”,感受肃然与平静

1. 满怀着期待,满怀着中华民族千年不灭的梦想即将实现的喜悦与自豪,送行的人群无比激动。此时,待命的杨利伟又是怎样的神情呢?默读35小节,圈出表现杨利伟神情的词语。(交流,释义:肃然、伫立、平静)

(出示填空:此时的杨利伟肃然伫立,因为           ,因为           ,……

            此时的杨利伟眼神平静,因为         ,因为          ,…… )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了解到的课外知识,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

2. (可能需要出示资料)

肩负着民族的使命,杨利伟请命——(读句:第四节)

感受着祖国的关怀,杨利伟请命——(读句:第四节)

坚定着一个信念,杨利伟请命——(读句:第四节)

3此时此刻,你从杨利伟叔叔的响亮的话语中,读出了什么?(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4.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该段,读出人物当时的不同心情。

 

下节课让我们跟着航天英雄一飞冲天!

 

 

 

 

 

 

 

 

 

 

 

 

 

 

 

 

 

 

 

第二课时

一、精读“发射”,感受激动与自豪

1. 这节课,我们将跟着航天英雄一飞冲天!请同学们全情投入地朗读(615)小节,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可以做些批注。

   交流:

   发射时的紧张。追问:怎么描写这种紧张的场面的?(观看者的心情无比紧张、通过倒计时表现紧张气氛)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l      练说:我太紧张了!                                                          

“十秒倒到计时”

师:透过这十秒,你想到了什么?  

(这10秒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这10秒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

l      教师总结:是啊,虽短犹长的10秒,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牵动着近14亿颗中国人的心。怎么不令人紧张呢?

l      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6—11小节)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齐读 

②飞天的壮观。  哪些词激发了你的想象?具体谈一谈。

你透过文字想象到了壮观的画面,真实地发射现场是否如你想象的一般呢?来一饱眼福吧。

的确如你们所想,蔚为壮观!谁能把这一场面读得气势非凡?先练,后指读。

③一片欢腾。  学生谈感受,  

引读1314…………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出示补充资料(贺电类,指读)  千真万确,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读幻灯片——指挥大厅——自豪。)

读到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热泪盈眶)

此时的喜悦与自豪,与送行时的喜悦与自豪一样吗?(交流后),这是美梦成真的喜悦和自豪,它提升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再一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你的喜悦与自豪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吧(再读幻灯片第15节)。

二、引读“交流”,感受豪迈之情

1. 一代代航天人用血肉、用智慧、用汗水托举着杨利伟去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

2. 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生读),这美丽的家就是指——地球。

3. 在杨利伟的眼中,地球是怎样的?(神奇美妙)读读想想,请你描绘一下太空神奇美妙的景色。

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能清晰地看到海岸线。在黑暗交替之间,边缘仿佛镶上了一层金边。

4.杨利伟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摄下了从太空看到的地球——生读,想不想亲眼目睹杨利伟拍摄的美妙景色?(放图片和录像) 

5.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相信这奇妙的景色也圆了你的小小梦想。请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杨利伟的描绘。

三、梦想成真,献诗英雄

1. 放录像,配读最后一节。

   激动的孩子们,挺直腰板,大声地告诉世界——(生读最后一节),

   自豪的孩子们,昂首挺胸,郑重地向世界宣布——(生读最后一节),

2. 同学们,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200510129时整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六号在太空成功飞行115.5小时,这是神五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了中国人遨游太空时长的新纪录,神六开启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环境实验。20089252110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七进入太空,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它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亿万双眼睛凝望神舟,亿万颗心飞扬着自豪,此时,面对我们的航天英雄,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拿起你的笔,为航天英雄献上一首小诗吧。(提示:可以活用课文及《拓展》中《航天员叔叔我为你们歌唱》、《把祖国的荣耀写在太空》中的一些语言。)

3. 感谢我们的航天英雄,感谢我们的伟大祖国,让我们——梦圆飞天。

 

 

(如有时间补充:你觉得结尾好吗?好在哪里呢?

(突出了“神舟”号上天的伟大意义: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实力。点了题目,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l      语文拓展活动:

读完本文,你还有疑问吗?请结合自己的疑问,自定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一个ppt(也可以找人合作),周五班队课开展“你好,太空”的活动,到时借助课件向大家介绍。

疑问:

1.  为什么火箭发射选在酒泉?

2.  宇航员是如何训练的?

3.  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

4.  宇航服与一般的服装有什么不一样?

5.  我想了解宇航英雄更多的故事。

……

后记: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习作3”写新闻报道。同时真实地记录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范文:上届学生编文集的酸甜苦辣)

*   随文练笔:仿照本文第一段的写法,描写一个场面,注意“面点结合”,也可以适当描写天气,渲染环境、气氛。参考题目:           的一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