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3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珍     来源:本站原创

 

《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反思
蒋珍
这两天教学了《年、月、日》单元的《平年和闰年》,在课堂上学生由于课前进行了一定的预习,所以整个教学完成的还是较为顺利的。学生能独立根据教学中利用每年2月份的天数或者是除以4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可是在做《补充习题》时就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了。记得最清晰的是:黄小刚过第10个生日时,可他的爸爸才过了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这个题目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回答正确。错误的答案让人深思:第一种:黄小刚爸爸的生日在闰年;第二种:爸爸的生日是闰年的29号;第三种:黄小刚先出生,爸爸后出生。在另一本练习册中,问道学生是哪一年几月几号出生的?到几年几月几号正好满10周岁?这个题目的答案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第一种情况是:孩子只知道自己农历的生日;第二种情况是:在自己的出生年份上加9;这两个练习题让我对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数学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更快的理解、接受数学。但是当生活经验干扰数学学习时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又应怎样去除这样的干扰呢?就像这节课的练习中,孩子的经验告诉他每年的生日是农历的,他今年10岁可是2017减出生年份只有9。当我讲解清楚数学上的10周岁该怎样计算时,孩子却都告诉我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了。这些让我再次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