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孩子的身后又深深地烙刻着另一个世界。——亨利·海涅这样说。如果说人是一个小世界,那么他势必是被社会这个大世界所包容的。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大背景,我曾经唏嘘感叹教育力量的势单力薄。可能正是受这种心态的驱使,令我原有的教育激情逐日褪减,原本曾有的耐心也在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活中渐渐消磨。面对学生的荒谬之举,有时会倍感无奈;面对学生不做作业,除了跟他们软磨硬泡要求他们补出来以外,竟无计可施。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我只能用“收效甚微”来描述,每当不如意的时候,我常常会从“教师不是神”这句话中得到一些慰籍。但当今天偶读闫学老师的这篇文章《教育能够做些什么?》,不得不为自己的一些幼稚的想法而汗颜,仔细品读闫老师如诗般的教育才豁然开朗,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启迪。
闫老师清新隽永的笔端,流淌的是她对学生无尽的爱,每一个教育故事折射出她灵动的教育智慧。与其说她是严师,不如说她是慈母;与其说她是学者,不如说她是智者。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那种深沉的爱,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教师人格的魅力,从她身上我更看到了美丽的、智慧的教育。原来不是教育的力量不够,而是我对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教育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因种种借口而忽略这个过程。教师不是神,但我们依然拥有教师特有的良知与责任。对学生爱得再深沉一些,教育方法再智慧一些,我们也能够给我们的学生一个丰富多彩、明亮阔大,并臻于完美的世界。
闫老师以她的博学、多才、勤奋、深刻使她的学生不再卑微,充满灵性,使她的学生摆脱黑暗,走向开放……闫老师那如水般纯净而晶莹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我们最重要是就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时时装着学生的爱心,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每一滴成长,学会不断反思,形成思考的习惯,不断拷问自己的学习、工作,才有可能给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才能真正地和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感动着孩子们的感动,幸福着孩子们的幸福……
教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梦想和期盼,最后祝福我们的教育能够如汩汩流淌永不停息的河流,一直流向未来,流向我们目力不及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