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我见
黄琳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正确的培养小学生的主导性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小主人,同时教师应适时适当地给予引导,因为小学生想要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力还有待加强,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从而有学习的动力,并学会学习。
在音乐学习中实践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大型的创造,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小的音乐创造,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节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段音乐作品都会有不同音高的几个音,教师可以出一道音乐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创编几个小节的音乐旋律,这对于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音乐题没有固定的音乐节奏,而且节奏的组合有很多的形式,每种形式组合起来的音符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创作一首自己认为最动听的音乐,并在课堂上唱给大家听,这时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指出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错误,更应该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谱出的音乐是美妙的,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成就感,这样就可以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与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样音乐教学与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核心素养的解读,深受启发。我认为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当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相对单一,比较陈旧,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