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为前三者提供支持,同时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提高,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学习内容上,要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那么,在落实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我会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基于学情来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方向。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中,教师不仅明确了一节课“要去哪里”,而且还能够对“是否已经到达那里”进行判断。即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关注达成度,是能够检测的。比如说,By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tell the story这一目标的设定,就符合以上五点要求。同时,考虑到班级整体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可以针对学生学情,进行分层的目标要求。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会出现高于或者低于学生学情的设计,这说明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对于学情的把握不够充分。因此,今后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进行二次备课,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二、围绕文本来创设教学情景
我们在课堂上要创设相应的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这一点相信所有的英语教师都在尝试。核心素养的发展对英语课堂语境的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要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教材是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明确教材内容、文本语言、文本情感等。只有把握教材,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才能创设合理的情景。有时我想的不够深入,仅仅是因情境而“情境”,不真实。因此,我不应该仅仅单纯的重现或再构情景,而是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包括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等方面,从而将教材中的情景合理延伸,创设出模拟或真实的情景。
三、深入语篇以开放学生思维
在学习方式上,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程需要走向整合、关联、发展,从而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正如王蔷教授所说,我们英语课堂的封闭性目前还是比较突出的,英语课堂应真正给学生开放思维、开放让学生创设他们的课堂资源。对于经久传承的经典故事,在学生对故事情节非常熟悉兴趣不大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深入解读语篇,多问问学生为什么,用探讨的方式带给学生思考。其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非常关键的,我越来越感觉到问题的重要性:教师的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果问题是封闭性的,那么课堂就缺少个性,缺少深层的思考,回答常常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而开放性问题的提出,给了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空间。当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历和经验思考问题时,他的思维也就被调动起来了,会努力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从而锻炼了学生综合的语用能力。因此不论是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还是表演、改编等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只有教师深入开发语篇,在课堂上创设开放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四、联系实际助学生体验文化
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是指文化品格,这一概念大于文化差异,不仅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更是在汲取文化精华的过程中养成品格。这一文化品格不是教师教会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思考和感悟来养成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体验文化的情景,在具体的主题情景中,落实文化养成目标。这一文化体验情景的创设,也一定是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从而进一步认同和汲取文化精华。以五年级下册的《Chinese festivals》和《Birthdays》两课为例,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懂得分享、学会感恩的美好情感。比如通过自己过生日的体验,可以了解中国生日习俗的英语表达。教授新课时,我始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体验感悟的最佳条件。家作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国家,对更多生日习俗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于第二天课上和老师同学们分享,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适当放手助推语用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在很多教师的观摩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说朗读技巧指导、阅读策略的渗透、合作学习等。我不时会布置课前预习,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这一作业。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后,学生在课堂上更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对于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学生有认同,也会有思辨。这一课前作业的布置,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还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孩子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信息,懂得筛选信息这一能力,不仅仅在英语学科,相信也是孩子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技能之一。
我们所关注的核心素养,是学科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东西。学科教学又主要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和活动中。正如程晓堂教授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的问题所说,课堂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和层次性是否清晰合理?课堂互动是否具有真实性?是否结合教学内容和活动,为学生创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是否渗透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我将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且行且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通过切实有效的英语课堂落实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