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许 君
复习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89~91页。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整体把握知识。
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体会转化思想,领会学习方法。
复习过程:
一、回忆、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一一出示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
二、梳理、引导建构
1. 复习平面图形周长
(1)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周长要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长度单位进率是多少?有没有特殊情况?
(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
(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它们没有周长公式,是不是它们就没有周长呢?它们的周长可以怎样求?
练习:第89~90页 第3题
2.复习平面图形面积
(1)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面积要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面积单位进率是多少?有没有特殊情况?
(2)课前我们分工完成了导学单,现在拿出来。
小组交流:两人一组交流课前导学单的第一、二题。
(3)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导学单的第三题,根据自己所画示意图说一说你所选择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其他成员认真倾听,及时评价和补充。
(4)汇报展示
师: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整理成果?哪个小组先来?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做好补充评价的准备。
师小结:很高兴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整理方式,其实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注重清晰、实用、内容完整。
师小结:很高兴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整理方式,其实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注重清晰、实用、内容完整。
3、 课件演示
师:为了大家更直观的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还准备了课件,请看大屏幕,注意看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平面图形在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是否存在联系,如果有联系,又是有怎样的联系。
4.理一理,摆一摆
根据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推导之间的联系,你能上台在黑板上用图片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吗?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提出要求:说清楚你们的理由)
学会了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后可以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推导出圆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面积。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就可以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的面积计算公式,圆形和平行四边形是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这幅关系图,你有什么发现?(长方形是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推到公式的基础)
小结:在刚才的整理和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转化这一策略,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通过转化可以将问题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寻找出解决的方法。
三、练习,提高能力
师:会学,还要会用,同学们会根据刚才我们一起整理出的知识做练习吗?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2.火眼金睛,辩一辩: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会相等。 ( )
(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就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大圆面积就是小圆面积的2倍。( )
3.比一比,想一想。
下图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
小结: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也不一定相等 。
4. 神机妙算技巧高。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第90页第7题。
四、 总结,注重体验。
一节快要结束了,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并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而且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还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平面图形知识远不止这些,生活中的智慧更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时常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五、作业:第6题。
板书: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长度的总和,
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