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一语>>文章内容
《咏华山》第二课时2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茅雨     来源:本站原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句段和《咏华山》这首诗。

2. 观赏华山风光,通过朗读、感受课文描写华山高的句子,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学习生字“称”。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句段和《咏华山》这首诗。

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描写华山高的句子,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3、学习生字“称”。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图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一起登华山的?

3、复习生词:登词语山。

二、以图引文,借文悟诗

1、山路图

过渡:我们这么轻松就登上了山顶,可小寇准和先生登华山就不那么容易了。

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从哪个词看出他们登山不容易?

出示图

观察,这是一条怎样的山路?(高、陡)相机介绍华山的高度。

带着这种感受读好“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这句话。

2、文中第二幅插图

过渡:他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图,指答

3、引文

① 文中是怎么写的?出示“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②品读

指读这两句话。

师:其它小朋友思考:从这两句话你读出了华山怎么样?从哪儿感受到的?

师引导小朋友抓住“远远近近”“那么近”“山腰间”等词语体会华山的雄伟壮丽,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好“啊!华山真高哇!”这句话。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把华山写得多高,多美呀!老师忍不住也要读读。

师范读,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生自由练习,指名读。

④ 背诵这三句话。

出示“啊!                    !除了蓝天,            。太阳显得                   ,山腰间                         。“

生练习背。指名背。

4、借文悟诗

①读诗

过渡: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背得这么好,真了不起。为了奖励小朋友们,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华山的风景图。

课件放图片

师:看到了这些美丽的图片,许多小朋友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声,你想说什么?

师:站在山顶的小寇准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师板书诗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生自由读诗句,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指读,说说自己头脑中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②找文

师:这个画面就藏在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谁能把它找出来?指答

再次出示“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③悟诗

师生、生生、小组将诗句和这两句话对照反复读,体味诗句意思。

师加动作吟诵诗,相机理解“举头”“回首”的意思。生自由练习,指名吟诵。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师:小朋友们这么一读,老师感受到小寇准是用这首诗来赞美华山雄伟、壮丽的,“咏”就是歌咏、赞美的意思,我们还背过骆宾王写过的一首赞美鹅的诗,叫“咏鹅”。

生齐诵古诗。

三、赞扬寇准,学习生字“称”

1、过渡:站在一边的先生听到小寇准的吟诵后,怎么说的?

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

出示“称赞”,生读。

2、教写“称”,认识新偏旁“禾字旁”

3、师小结:寇准写这首诗时才七岁,正是因为寇准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后才成了宋朝的宰相,治理国家,抵抗外敌入侵,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 你想对寇准说些什么?

回顾全文 。

四、布置作业

 1、背一背:把《咏华山》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和寇准交朋友,读读综合阅读里的《七岁小诗人》这篇文章。

3、找一找:收集23首写山的古诗。

附板书设计: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