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六语>>文章内容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稿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梁芬     来源:本站原创

 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

二、引导质疑

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自读感悟关于天游峰的语句。

1、用横线画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再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A.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B.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5、上这样的山,游人和作者有什么感觉?

三、自读感悟关于人的语句。

过渡:作者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天游峰,心里好不得意,可他的收获却远远不止这些,他还在游览天游峰的过程认识了一位让他深受启发的老人。

1、下山途中是什么吸引了我的注意?找出句子读读。

“在一片静寂中……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心里会想什么呢?)

“我循声……一位精瘦的老人。他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是什么缩短了我和老人之间的距离,沟通了彼此的心灵?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热情好客

3、随着与老人的交谈,作者对老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仔细读课文4-12小节,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用浪线画出描写老人的句子,写上自己的体会)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交流。

  A.“‘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 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 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又说不累?

2)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B.“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1)这和作者第一次碰到时看的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

3)指名读,有感情齐读。

C.“……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 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1)谁能将最后一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他舍不得什么?

2从老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的人?

D.“‘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什么是朗声大笑?(2)从老人的笑声中,你感受到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4-12节(备选)

四、再读最后一节,拓展延伸。

1、“笑声……又悄悄落回原处。”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2、回到住处,作者想到些什么?你能写下来吗?

3、交流答案。

五、总结。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5.天游的扫路

 

   自信乐观        外貌

   豁达开朗        神态

                                 语言

                                 动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