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六语>>文章内容
《天游峰的扫路人》二稿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梁芬     来源:本站原创

 《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

二、引导质疑

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要把“峰”和“人”用红色写?)(那老师告诉你啊,我之所以用红色写,就是要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特别留意写“峰”的句子和写“人”的句子。)

三、自读感悟关于天游峰的语句。

1、快速轻声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好好品读一下,可以把体会写在旁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A.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这句话写出了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游峰的高和险形象化了。板书:高 险)

谁能通过朗读把天游峰的高和险突显出来?让我们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着天游峰的样子,一边一起读好这句话。

媒体出示天游峰图片

B.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还可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天游峰的高——青明山紫霞峰二百八十六级,你爬上去什么感觉?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的高和险的特点表现出来。)

三、自读感悟关于人的语句。

过渡:天游峰如此之高而险,所以当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天游峰,心里好不得意,以至于流连忘返,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起步来。

1、听——此时什么吸引了我的注意?找出句子读读。

“在一片静寂中……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心里会想什么呢?)

“我循声……一位精瘦的老人。他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感受吗?)

“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劳动)(“褪色的衣服”不但说明老人艰苦朴素,也看出这是老人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的。运动鞋与老人扫路人的身份吻合。)

2、课文后面还有一处描写扫路人外貌的语句,请你也找出来读一读。(外貌)

(出示句子“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读了这一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身体健康、善良、勤劳)(评价:会读书,会思考。)

   2)很奇怪,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第一次穿着(第二次细致地描写了老人的眼睛、眉毛、脸色。)再读读这两段话。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

   (生自由读第3节和第8节。)

(粗看)(仔细地打量 敬佩地看)(你真的很会思考)

2、我与老人素未平生,是什么缩短了我和老人之间的距离,沟通了彼此的心灵?请你再次细细阅读第4小节,仔细品味一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热情好客

注意“引”字,做“引”的动作,还能用什么字代替?(“请”“领”,“引”既有邀请之意,也有引领之意,更体现了扫路人的热情好客。)板书:动作

(作者用很细腻的笔触写茶,以茶喻人,再次写出了扫路人热情好客的品质。)

3、一杯又浓又香的茶沟通了我们的心灵,随着与老人的交谈,作者对老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请大家再好好地读课文4-12小节,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写上自己的体会。板书:语言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交流。

A.“‘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 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 读了这段话,你觉得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又说不累?

讨论交流: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明明已经很累很辛苦了,他却这样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像游山玩水一样。说明他对工作很满意,干得很快乐,很乐观。

2)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乐观、热爱工作、爱岗敬业、以苦为乐)

3)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这个乐观豁达的扫路人让老师想起了一句话:知足者常乐!

B.“……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 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1)谁能将最后一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他舍不得什么?

(舍不得清爽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一草一木)

2)让我们也怀着这份依恋与不舍读好这句话。

过渡:天游峰上的一草一木已经与老人的生命融为了一体,面对这样一位把工作当乐趣的老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紧紧地——指名读11小节。(出示这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表达一下对老人的敬意——齐读11小节。

C.师范读“‘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从老人的笑声中,你感受到什么?

2)30年后老人几岁?他还能请作者喝茶吗?议一议。(环境、锻炼、心态)

小结:让我们一起怀着无限的敬意与这位老人告别——引读11、12(出示这两句话)

6、有感情地朗读4-12节(备选)

四、总结。

1、课文通过对扫路人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一位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形象。为什么还要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呢?(通过环境描写,更加烘托出老人的自信、乐观。)(板书:侧面烘托)

2、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老人看似普通,但他自信、豁达开朗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作者心里。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也要像老人一样自信、豁达开朗的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五、作业。

(出示)推荐大家读两篇文章:《挑山工》、《守林人》。再次感受平凡的岗位上那些劳动者不平凡的精神。

六、板书。

     天游的扫路

                            外貌

            (自信乐观)  神态

                            动作

            (豁达开朗)  语言

      侧面烘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