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表扬
——《一线表扬学》读后感
(曹仁花)
乍看书名,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赏识教育”那耀眼神圣的光芒。对于我来说“赏识教育”,在实际中,只可“高山仰止,徒揖清芬”,真正对每位学生,时时做到赏识,那需要多么广博的胸怀啊!
看到书的封皮,一枚衣着不显考究,长相不算英俊,嘴巴微扬,拿着话筒,重点是眉眼一挑流露出似蒙娜丽莎般神秘微笑的中年男。——那就是作者管建刚,曾以作文讲评课在教育界名声雀起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掀开扉页,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今天你表扬了没有?”末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问号的圆点又出现管老师那神秘一笑。
书的内容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艰涩的文字,有的是平实简洁的语言,生动真实的事例。十八个类型的表扬法,种种有实例,例子都是我们平日工作中的人人事事。现列举其中几种对我启发较大的表扬方法。
1、奖励型表扬。这种表扬法我们经常用到,但我们惯用的奖励都是小贴画、糖果、铅笔橡皮等物品。这种东西用的多了,孩子们没有新奇感,也不珍惜,激励作用也就打折扣了。管老师的奖励则丰富的多,也便宜得多:达到表扬条件,奖励你和老师合影,表现更好些奖励和各科老师合影,表现再好些,甚至和校长合影。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班级活动的电子照片。除了奖励照片之外,管老师还奖励学生图书杂志,肯定其表现。
2、物证型表扬。这种表扬比起单一的口头表扬更具说服力,让听的人向往,这就需要老师下些功夫善于收集资料,如:哪个学生今天早早到校,抓紧时间用值日,打扫得很干净,拍下一张照片,以此为证。再如:一个常常背不出课文的学生今天能流利的背诵课文了,不妨录下录音,以此为据。
3、评比型表扬。这种表扬给我班级建设以很大启发。其中一个例子,管老师在班级开展“阅读之星”评比,具体做法是每月下发一张读书评比表,表上有五栏内容:书名、该书目阅读的起止日期、字数、家长签字、备注。每月统计阅读量,并根据学生的读书量做出评比。这种方法就避免了学生无计划、随意、漫无目的阅读,也让学生读书有量的累计,也更为系统了。本学期,我就借鉴了这一做法,并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做了些改变。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读书记录本,每天记录自己所读的书目 从哪一页到哪一页,家长签字。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拿着图书和读书记录来找我换一张读书累积签(写有书名和本书字数),然后粘贴在班级“读书评比栏”里。由于刚开展,还没做到月总结,以后将每月一总结。通过,此举,对于学生读书情况,老师很直观的就了解了。学生之间,也就形成一种比读的风气,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读《一线表扬学》不仅可以丰富表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正在渐渐转变我的心态。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做好语文学科的备课、上课等常规工作,还要管理五十左右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的“小豆豆”“小朵朵”,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常常是忙忙碌碌,心浮气躁。平日里,眼睛总盯着这个学生有问题,那个学生又扣分了……时常发火,弄得自己像个“母老虎”,学生也紧张兮兮的,发火后,学生的状态也没有好多少!
在读这本书时,书中写到:过多的批评指责,会给学生塞满“生理不安全,心里不自由”老师也在激烈的情绪中智慧打折,幸福打折。这不正是我的现状吗?!
我不想生气!有人说教育是“牵着蜗牛散步”,既然蜗牛固有的速度改变不了,那就别只盯着蜗牛的速度不放了,或许可以欣赏下它有趣的触角,可爱的外壳……
欣赏管老师的做法,不被学生的缺点牵制,能从平凡琐碎中提取真善美,对学生的优点、进步保持高度的敏感。这是一种修行,用表扬来修炼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样的修行对于教育更对于自己的都是一种幸福。
写完这些文字,脑海中又浮现出管老师神秘的微笑:今天,你表扬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