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在一开始引言部分就写到:“当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范、围堵、监督,不但降低生产力,工作也被动,不愉快。”如果什么时候社会是以道德来约束,而不是法律,那诚信就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吧。只是现在的社会,诚信的问题还是很大的。从大家都不信任国产的东西,纷纷去海淘就可以看出来。当然我觉得并不是我们国家就做得特别不好,别的国家就特别好。我认为别的国家之所以这种情况少,是法律约束比较严,慢慢地自然就形成习惯形成规范了。而我们国家的法律目前还存在诸多漏洞,有待完善,执法也存在问题,所以诚信才会成为社会问题。诚信问题导致的后果自然是很严重的,因为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几千年文明遗留下来的很多美德的延续。
其实引言的这句话,用到我们老师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的吧。想想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可不就是和孩子们在斗智斗勇吗?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班级小干部,让他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管理好班级,不至于让班级乱套。这么做并不是说老师不负责任,实在是如果将所有事情都自己扛起来,一来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二来老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无法时时刻刻都高度关注班级。当我们将信任赋予班级小干部,放手让小干部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去管理班级。如果做得好,可以表扬;如果做得不好,还能再指导改善,几次下来,肯定就很不错了。这是我们信任班干部,最好的情况就是我们老师和孩子们是互相信任的,就是我们不敢轻易尝试。老师、学生、家长,必须是互相之间信任、互相之间配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仅从老师层面来说,还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得有相应的规范来约束。
这篇文章还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中国人的诚信危机。当然这些现象都是存在的,国内就有,无可否认。我没出过国,不知道国外是不是真的这么好。但是我们中国也是有几千年文明的,文明的人还是有的,不文明的也是有的。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国外是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秩序的,我想法律规范的约束肯定也是起到相当作用的,所以与其批判我们的文明在流失,我们的道德在败坏,不如想想,如何来改善。这就又和我们老师搭上关系了,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老师,就必须言传身教,将文明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