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有感
最近一直在看《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里面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我的头脑中慢慢地播放着。
今年是我正式成为教师的第四个年头,我带过的班级有的已经升入了四年级、五年级。回想起当时的班级,孩子们会围着我,依赖我,可是一旦升入高年级,这些孩子仿佛已经不认识我了一样,再次和我打招呼或是聊天的孩子屈指可数。这不禁让我深思,我和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真如我原先以为的一样吗?我真的处理好我和孩子们的师生关系了吗?在这些问题的冲击下,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我与学生们相处的那些时光,最后,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没有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我没有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并不是说我不对他们负责,没有为他们做事,而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做些什么。在与历任班级交往的过程中,我好像总是从老师的角度、从学校的角度来要求学生,觉得这样或那样做是为了他们好,没有从学生的角度真正地想想,作为孩子,他们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们有权利度过属于自己的学生时代。
师生关系本应是滋养学生人格健康而和谐发展的一块绿洲,然而,很可能因为教育的某些恶性循环,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处于一个看似稳定却不健康的状态。回想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我和孩子们每次的交集基本都是围绕各项任务展开,每当学校学习活动结束,我和孩子的交往便结束了。我好像没有和孩子们深入交谈过,和他们好好地聊一聊,聊聊他们的世界,他们想法。以年纪来分,我是所谓的“90后”,孩子们是“05后”,我们之间存在着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代际冲突,我们的思想其实是很不同的。但这一章告诉我:从客观上来说,代际冲突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矛盾和痛苦的同时,也悄悄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正因为有代际冲突,我和孩子们只有交流才能擦除火花,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理解和共同成长。
最后,以一句话共勉:我们在成长,总会磕磕碰碰,付出一些代价,这怎么会没有烦恼忧愁?我们不可能像动物园里的大猩猩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