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读后感
学会等待,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更是一个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之一。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通常对这些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对于那些天生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我们往往对他们失去信心,缺少应有的等待。
教育确实是需要等待,尤其对于基础教育者,更是这样。但现在的功利主义使得我们常常在拔苗助长。为了能在短期间获取显性的成绩,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拼命使用题海战术,目的只追求考试成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当下的教育是否只是一味追求一个数字?你学了多少个单词?背了多少篇课文?你考试拿了多少分?但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记下来的单词和文章,有多少只是短时的机械记忆?有多少可以在孩子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有多少学生考卷一交,脑袋就马上变成空白?
对于基础教育者来说,我们所做的都是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包括品格和学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短短的几年,即使是十年间,是不可能马上摘到果子的。而我们许多从事教育的老师,包括父母,偏偏要像进食快餐一样,必须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拉着小孩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或竞赛,目的是要收获马上看得见的成绩。但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这一切在他们一生的成长中,起到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呢?所取得的成绩到底是说明你的学生、孩子很棒,还是仅仅只为你面子添光呢?
借用莫宇老师的一句话:“陌上开花,可缓缓归矣。”人生就像行路,每一段有每一段的风景,错过了也就没有了。不能为了好好走路,而错过了一路的风景。让我们都学会等待。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引导,不断灌溉,然后慢慢地等待他们开花结果,在这等待之中,我会看到很多新的希望,耐心一点,多些宽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感悟,呵护学生的点滴进步,相信成功就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