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我读《美丽的教育》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戴晓燕     来源:本站原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美丽的教育》。得到如下体会:
在细微之处求效果。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格的塑造,而教育的艺术则在于习惯的养成。这就是孙蒲远老师的教育特色。以前一上课首先想到的就是单纯的整顿纪律,但现在我不会了,我要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育活动中来。当我们走进一个混乱不堪的课堂时,我们老师的注意力千万不能放在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身上,如果放弃大家,和他一个人没完没了地较劲,可就是失策了。在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就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朋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而不是单纯的整顿纪律。
教师工作的效率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工作是否科学。所以当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学不会,就不能怨学生,我们老师身上也有原因。要解决这节课讲着没劲,没人搭理我!就要进行教学改革,要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分数重要,分数只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因为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主动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没有学习积极性的高分是暂时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这件事就会变成乐事,而不是负担,因此学起来就主动和用心,分数早晚会提高。所以在布置作业时作业量要适当,最好让学生还没有写够时就已经完成了,学生偶尔没有完成作业,就让他及时补上就可以了,如果是习惯性的不写作业就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学生写作业磨蹭,要找出他磨蹭的原因,对症下药。不要随意给学生扣上落后生的帽子,因为这样会造成这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反而使他们畏惧学习中的困难,更别说学习的积极性了。
孙老师走过的这段路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的,从这位老前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有操作性的教育法、很真诚的教育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一生来体味。她那闪光的思想,为我渐趋疲乏的心灵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成为我心中的楷模,我愿意如孙老师一样,成为那个学生喜爱的美丽的老师。
 
 
 
戴晓燕
201752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