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围绕教育的原点和初心展开讨论,倡导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朴素的教育,遵循教育常识,研究并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潜力,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以杂谈,个人感悟和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真谛。
想到当初考示范做老师的初衷,就是老师简单,上课下课,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而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工作至今永远有忙不完的琐事,老是与好友们叹息着说:我就想上课,好好带学生们玩美术。然后人家就会说:你是想提前退休吗?在现在的人看来,就纯粹的上课,不搞科研,不辅导竞赛等等就不是一个老师正常的工作。其实我们一线的老师无比需要一个纯粹的上课的环境。最喜欢的还是“关于教育的细想碎想”,句句话都受益匪浅。在书中常识杂谈部分告诉了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常识性的东西。教育的确不需要太喧嚣,太华丽了,它需要的是宁静。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孩子,他们现在的成长是否快乐,他们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每一天的教育,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的课堂,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这些让我明白了如何上好课,如何做好教育。还让我明白了有体罚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靠体罚来教育,是教师的无能,善用惩罚,是教师的智慧。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书才看了一半,已经觉得非常有别于高深的理论的一套,实在的深受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