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背景
1、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2、课时:一课时
3、教具准备:串铃、碰铃、铃鼓、三角铁、响板等。
二、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傣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四二拍,单二部曲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句首多以三、五度跳进音程,句尾是二度到同度的特色连接,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朋友与小孔雀一起跳起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三、教学目标:
一、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提高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感受歌曲的旋律美,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学习傣族舞蹈动作,并为歌曲进行创编舞蹈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难点:一、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个乐句的比较。
二、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并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
二、新课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说孔雀)
(1)播放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视频片段,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孔雀欢舞的歌。
(2)简介: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孔雀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孔雀有着美丽的羽毛,优雅的形态,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也被傣族人民看成是善良、美丽、吉祥、幸福的象征。
(2)展示孔雀图片。(看孔雀)
(二)介绍傣族风情习俗。
播放课件边欣赏:傣族风景、傣族竹楼、傣族泼水节。
(三)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初步感受。(听孔雀)
师:歌曲的旋律和情绪是怎样的?(优美的、抒情的、愉快的)(想孔雀)
2、学唱歌谱(唱孔雀)
(1)跟琴逐句模唱。
(2)巩固歌谱容易唱错的两句“6 33 |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让学生找一找这两句的异同(同头换尾)。
(3)读歌词
按节奏×× ××︱×-︱读歌词,熟悉歌词,简述歌曲大意。
师:在傣语中,小卜少是小女孩的意思,小卜冒就是小男孩的意思。
3、学唱歌词
(1)歌词填唱:跟音乐伴奏开口默唱。
(2)轻声唱两段歌词,师纠正学生唱的不准的地方。注意圆滑线和二分音符处,要唱的连贯圆润,时值充足。
(3) 有感情的齐唱歌曲。(歌曲处理: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开屏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
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4) 男女生互相接唱,巩固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5)表演唱(分发铃鼓、三角铁、响板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舞蹈助兴,创造表现(跳孔雀)
1、课件出示舞蹈动作图片,观察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孔雀展翅的动作。
2、师:轻唱歌曲第一段,教学生分解动作。
3、学生三五个一组,创编简单的舞蹈,老师巡回指导。
4、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5、请一些跳的好的同学到前边来表演。
五、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的快乐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扮着小孔雀美丽的样子,唱着优美的歌儿离开这里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再次响起,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