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认为,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
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造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与要拓宽的海洋般的开阔胸襟和视野......
有意思,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情趣,浪漫,好玩儿,妙趣横生,其乐融融,心花怒放,欢呼雀跃,心灵激荡,泪流满面——或是教室里老师讲的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
李老师把“好教育”归纳为是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从教师和孩子的角度阐述得如诗如画。确实,我们经常都会说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也就是从我们老师自身出发而已,考虑我们所教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学生所学是否有意义,从而就经常会导致了我们的教育只有乏味的“意义”而没有“意思”。李老师所说的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才是完整而完美的教育,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的趣味,在孩子的童年多给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才能让每个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
让教育“有意思”,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做教育的,不要总是用”教“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这样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压制学生,令学生厌烦。我们要尽可能在友好、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去渲染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做人、做 事。
比如在教学识字4的时候,设计游戏“欢乐对对碰”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转盘,课上指名学生转转盘。随着转盘的转动,行旁和声旁会组成不同的汉字。例如形旁“氵”、“讠”“日”、“忄”“目”“虫”便分别与声旁“青”组成四个不同的形声字—请、情、晴、睛、清、蜻。这样一种有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一批具有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示字义的类属。
“比比谁的眼睛亮”这种游戏适合于复习生字时。师说“比比谁的眼睛亮”。学生回答“我的眼睛亮。”选择两个人,一人背对了黑板上的生字,一人点击黑板上的生字,全班同学作评委,点击的小朋友说“开始”背对的小朋友就说“是不是*字”,答错了,全班说 “错了,错了,答错了”答对了,全班一起说“对对对,答对了,你真棒”。每个小朋友至多回答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