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数学>>二数>>文章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稿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宇新     来源:本站原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指名说: 

(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

生答:能(不能)。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5人; 

2:老师比学生少9人; 

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 

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5人。

(4)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

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

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出示图下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 

   2、谈话:老师在课前收到了大家带来的一些照片,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先逐一出示然后出示全部)。 

这些照片,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照片上人数的多少分成两类:个人照和合照;从照片的横拍和竖拍分成两类;从照片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类。

   3、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人数,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 

四、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分类整理,才能回答有关的问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