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一饭一菜存感恩,一言一行明礼仪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梅琰     来源:本站原创

一饭一菜存感恩,一言一行明礼仪

中午,孩子们在学校食堂用餐,由小组长分餐,把每类菜都分到小朋友的碗里,有蔬菜,有豆制品,也有肉类和鱼类,品种齐全,营养丰富。有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还时不时地去添饭。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不吃。有的不吃蔬菜,还有的不喜欢吃肉圆,甚至有的孩子连饭也只吃几口,说是不喜欢吃,最后还会偷偷地倒掉。真是不知粮食的金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古至今,我们都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是多少辛苦的劳动换来的。我们小时候要帮助父母插秧,割稻,轧稻,晒稻。最欢愉的事情就是挎着小竹篮,在稻田里拾稻穗,奔跑着,比一比谁捡得多。捧着满满一篮稻穗,去向父母邀功,是自豪得不得了的事。听着父母的表扬,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而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不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要干农活,也不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饭粒是怎么来的。再加上平时吃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就不知道珍惜。

相反的是也有学生在午餐时,看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拼命先抢到碗里,甚至不惜和小伙伴吵起来,只是为了那半根香肠或者是一小块红烧肉。面红耳赤的,好像没有吃过,亦或是学校烧得就比自家的好吃,香吧!吃饭时偷偷讲话,饭米粒掉了一地,饭后不整理碗筷,桌面,孰不知吃饭时的行为习惯也看得出一个人的教养。

这就是孩子吃饭时的一些情况。在现在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有许多孩子就是这样心里只有“我”字的孩子。想吃就抢着吃,不想吃就不吃。

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们纠正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了解粮食和蔬菜的生长过程,回家跟着大人买菜,帮着择菜,洗菜,看大人烧菜或者自己尝试着学烧菜,体谅大人的不容易,进而体谅学校食堂阿姨的不容易。当知一饭一菜来之不易,应该懂得感恩,懂得节约不浪费。还要让学生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只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要使孩子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是一种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想的就不完全是自己了。还需要严格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学习到生活均以规范严格加以执行,从而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将是影响孩子的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以致学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养成集体感,令他不能随便行事,严格要求自己,是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保证,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应当做到”的观念,那么就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和睦相处。

一饭一菜存感恩,一言一行明礼仪。我们的学生能自觉地感受到这些,并以实际行动在平时的行为中反应出来,那么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是有帮助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