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师讲解,教师评价,是主体,那么说教的传统教育模式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是学生发展为本,我们要在课程中体现数学学科本质,我们要不断丰富数学基本内涵,不仅学习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逐步拓展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堂中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独有的育人价值。为此我在课上常常是生生交流,生生评价,注重学生讲思路,学生讲方法,其他同学来评的交流模式,利用学生的找茬心理,让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完善自己的思维和语言。
还记得在教学练习八中第6题直接写出得数,我们班是这样交流的:
师:请同学们先口算第6题第一组的第一列的两小题,限时20s。
学生计算。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口算这两题的。
生1:24÷2=12,我是这么口算的,先算2÷2=1,再算4÷2=2,最后得12。我说的对吗?
学生插嘴:不对!不对!我来!我来!
师:请××来回答。
生2:我是这样口算的。先算20÷2=10,再算4÷2=2,最后算10+2=12。我说的你们听懂了吗?
其他学生回答:听懂了。
师:那34÷2怎么口算呢?××,你来说。
生3:34÷2=17,我是这么口算的,先算3÷2=1,余1,和4合起来,再算14÷2=7,最后得17。我说的对吗?
生4:不对不对。要说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4合起来除。
师:这两位同学的计算是用了什么?
生5:竖式计算。
师:是的,这其实是在脑海里列了个竖式。有其他方法吗?
生6:先用20÷2=10,余的10再除以2=5,4÷2=2,10+5+2=17。我说的方法你们理解吗?
学生应答,听懂了。
师:还可以更简便吗?
生7:先用20÷2=10,余的10和4合起来14,用14÷2=7,10+7=17。我比她少一步。我比她简便了。
课堂上的交流都在学生的对话中完成了不突兀,关键是交流中学会了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学会了知识,学会了精神。这样的生生交流和生生评价让学生说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