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陆陆续续地看家庭教育学的书籍,对于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很有感触。
在我认为,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主要有这几种:
首先,父母应该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陪伴自己每一天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而在这一过程中,父亲、母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必然会因为性别的原因对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而这种矛盾正可以让孩子深刻感受到男性与女性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如男孩更会从父亲那了解到作为男子应有的担当与责任,女孩会从母亲那懂得女性应有的温婉等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是孩子行为准则的一个坐标,对孩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次,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守护者。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每位父母必然会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并会尽自己所能来守护自己的孩子。但父母们总会理解错这一点,认为自己要为孩子铺好人生中的每一条道路。其实不然,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守护孩子,使他们不要受到一些可以避免的危险。但这需要父母能够把握其中的度,即不要过分的干预孩子的生活,使孩子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真正地得到成长。
父母还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生活中,父母不能有一种成人的优越感,将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父母可以将自己定位于孩子的朋友这一角色,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一定的建议或是共同承担一定的痛苦(同甘共苦)。
家庭的氛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家庭氛围实际上是一个家庭当中人与人之间所营造出来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家庭氛围是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的一种状态,那么,它会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影响体现在对儿童心理品质的影响。一般说来,家庭的氛围如果是积极的、和谐的、向上的,那么孩子的心理状态就会比较好,会非常友爱、积极向上。相反的,如果家庭的氛围是紧张的,就会造成孩子内心的不安,使孩子成为较为阴鸷的心理状态,使孩子做出不好的举动。
其次,家庭氛围还会对儿童的品德造成影响。如果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史严苛的、紧张的,那这种教育方式下出来的孩子更多的会在父母面前不敢说话、胆小怯懦,而在家庭外围则会寻找爆发的出口,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追求一种自由、不管教、任其自由的方式,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没有很好的价值观念,无法正确的对待是非曲直。只有在家庭中有一种积极、友好、平等的氛围,孩子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品性,走上正确的道路。
因此,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品性等都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