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当我从快递手中接过《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心中窃喜,有了这本书,我就会教作文了。可当我读到管大(学生们对管建刚的称呼)在前言中所写“要是你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要是你还没有使学生产生作文技能的获得性需要,那么,你可以把这本书放一放,你可以先阅读《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时,才知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是多么的急功近利。听管大的话定然没错,我继续上网订购,这一次订购可算是颇费周折,这两本书基本处于缺货状态,我盼星星盼月亮,直到八月初才购齐整个作文系列。可见大江南北,管大的粉丝还真不少。
读管大的九大作文教学主张,我不禁为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所作所为汗颜了。管建刚的作文教学主张之二是“生活”重于“生成”。他认为“一个人只要活着,无论他处于什么境地,就有源源不断的生活。他的身体或许受到限制,他的心灵谁都限制不了。只有限制了学生心灵的教育,限制了学生心灵的作文教学,才会使学生没有写作的内容,枯竭学生写作的源泉”。想想自己曾自鸣得意的几次习作,哪次不是设计一定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后创作,我极看重其生成,并美其名曰是给学生创作的“米”,这定能收获作文教学一片精彩。扪心自问,我的作文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心灵吗?倘若我认为学生只有“生成”才能创作,想当然,我一定成为了那个限制学生心灵的罪魁祸首了。“学生的生活就是写作的‘金矿’,而一个人的写作金矿,往往在他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上。”我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写作金矿”了吗?我整天忙活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连起码的关注都没做到,真是惭愧。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主张之四是“讲评”重于“指导”。管大直言“作前指导是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的鸡肋”。读到这句,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这场作文革命真乃是天翻地覆,打破了以前的常规作文教学。算起来,他这话也说了六年了,这根“鸡肋”还被绝大多数一线老师当宝贝似的啃着,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作文教学革命的长期性还将继续上演。屈指算来,我也做了17年语文教师,一直执行着重“指导”轻“讲评”。具体表现在,指导两课时,第一课时无非是讲习作要求,加入作文技巧的知识讲解,再来篇范文引路;第二课时为学生当堂作文,力求学生当堂完成。讲评一课时,有时是教师全批全改,讲评无非概括此次作文情况,更正错别字,听两篇好作文,最后自由修改(这一环节基本上是虚设);有时是让学生互批作文,老师提几点要求,学生读后写上评语,收上作文本了事。
管大说“讲评”是最好的“指导”,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而教”。他的作文讲评课贯彻六字方针:“欣赏”、“挑刺”、“训练”。第一环节,欣赏。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这样表扬面积大。第二环节,挑刺。没读管大系列之前,我殊不知作文中还有如此多的病例,如“我”病、“心想”病、“关联”病、“然后”病等。这些病例让学生修改作文时做到有的放矢,作文语句更通顺,更简洁。第三环节,训练。这也就是将作前指导的活儿移到了作后讲评。这“练”来自两处,一是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二是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引伸出来。
这些话写到了我的心坎里,让我跃跃欲试。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仿效,尝试采用此种方式讲评《我的同桌》。赏析环节,没有安排赏析全篇,有13人的佳句展现,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鼓励;挑刺两处,一是细节不够,二是标题与内容相冲突;训练一点,把细节写具体,方法是让作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场景重现抓动作。我发现这种作后讲评方式颇受孩子们喜欢,不少学生直言自己最喜欢上作文讲评课了。但其间老师付出的比作前指导多得多,不知管建刚老师是怎样坚持这么多年的。
管大是作文教学革命中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读其《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动力系统,真的让人感动他的那份执着与细心。什么等级评奖,什么积分、稿费。有付出就有收获,管大的学生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不知发表了多少文章,管大也因此著书,成为了语文界的精英。说句实在话,这一切的取得得花费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静言思之,我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场作文教学革命?若全盘接受,以暂时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我唯有做的是吸收其思想的精华,加入一些符合我的工作实际的思考。如其作文教学革命中的保障系统,把本班的“循环日记”与“每日简评”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循环日记的质量,还可由小组循环扩大到班级大循环,一本写完后作文图书角的书装订收藏,供老师、学生、家长共阅读。
管建刚老师的专著,是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的指明灯。让我们走近并追随管建刚,拿到教作文的驾照,务实高效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