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家校沟通的艺术
横山桥中心小学 梁芬
作为一名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班里的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或是学习成绩不佳而联系家长。可以说大部分的家长总是极其配合,可是每个班级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家长极有个性,不仅以各种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甚至还要指责老师的不是。
我就碰到过一个叫方威龙的孩子,每每挂起红灯笼,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就会一通电话,向家长“汇报”。几天后,他的妈妈开始拒接电话,再打,她开始对着电话叫嚣:“我儿子放到学校就是让你们教的,成绩不好是你们老师的责任,干嘛找我们家长?”几句话说得老师、家长人人心里不爽,也拉开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的距离。
其实,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会有几个学习后进的孩子,面对这些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再多的心血与努力也换不来自己满意的结果。每每这时,我们总会难抑自己的心伤和怒火,而这时的撒手锏总是叫来家长,美其名曰“共商对策”,殊不知在我们毫无自知的情况下,已经把家长作为了我们怒火的发泄处,对他孩子的不足总是轻易就被尽情宣泄。时日一久,就造成了家长与老师间的深深隔阂。试问这样的家校关系,还怎样促进孩子的成长呢?因此我觉得,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当好其中的纽带,调试好家长与学校间的关系。
首先,给家长信心,不要让每次的老师和家长碰面擦枪走火,或是成为老师单方面的告状会。
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父母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再不理想,他们都是家庭中的宝贝。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短处,而以此作为把柄和家长交换意见。我们可以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开始我们与家长间的交流。在你和家长聊起孩子的优点的时候,每一个家长都会极其欣喜地和你找到许多共同语言,他们会觉得你和他们一样,也是爱他们的孩子的。此时,再委婉地提出“如果哪个方面再做得更好些,孩子会更棒”,这样你所需要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指导家长具体可行的方法。可以说如今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或忙于工作,或自身方法的缺失,导致了对孩子学习的不闻不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一味的埋怨或指责,我们应该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帮助孩子默写以巩固字词,督促孩子背诵相关的课文以有效积累等。有了触手可及的操作办法,相信很多家长会为了孩子动手一试。这样孩子获得了提高,我们的目的不是达到了吗?
最后,现在的家长好多自己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也需要表扬,当孩子有丁点的进步的时候,不妨把功劳都归给家长,表扬他的努力才使得孩子进步了,这样家长才会更加积极。以前我们班的是苗妈妈,就常常要打电话给我求表扬,不过表扬后的是妈妈特起劲,虽然孩子作业慢,每天总能督促完成。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陋见,在座的许多老师做得比我更好,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