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永新说教育》
——共同阅读,共创幸福生活
“阅读是建立文化自信,建立精神家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朱永新老师提出了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师师共读、生生共读等方式,让共同阅读这些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针对孩子阅读兴趣不高,家长共读意识淡薄、方法不当等原因,我觉得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沟通,推动家校互动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1.帮助家长家长树立亲子共读意识
教师应重视家校联系,利用家长会或网络平台,帮助家长树立起亲子共读的意识,鼓励家长遇到困惑时,随时寻求学校的帮助,也欢迎家长提出有关家校互动阅读的实施建议,以此让家长获取心理上的平等和满足,调动他们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2.为家长提供有效地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家长提供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童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作品,语言简洁富有童趣,插图优美富于想象空间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小猪唏哩呼噜》《七个小淘气》《长袜子皮皮》等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童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整篇阅读能力。
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建议家长忙里偷闲,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利用每天零碎的时间,如睡前一刻钟,饭后半小时等,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积累语言,一起谈论感受,鼓励孩子多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只做一个安静的听众,让孩子感受阅读带给他的快乐,逐渐使孩子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
3.用丰富的活动促进家校互动阅读的展开
定期举办“故事妈妈(爸爸)进校园”的活动,邀请亲子共读意识较强、做法较好的家长进班为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获取更加新奇、丰富的体验,也激发他们在家庭中阅读的积极性。让“故事妈妈(爸爸)”介绍家庭亲子共读的做法和心得,让更多的家长获得启发,也加入到互动阅读这一队伍中来。
此外,还可以举办“我家的读书故事”之类的征文活动,让孩子拿起笔写一写,展现自身的阅读成果。通过评选、展示优秀征文,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借鉴其他家庭亲子共读的好做法,为他们搭建互相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