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朱永新 <<说教育>>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卢静     来源:本站原创

 

朱永新 <<说教育>>读后感
    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人、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那么在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说教育》一书后,更让我的心灵得以洗涤、净化,并在认识上得以提升。我对他书中的第三篇章 “改变,从阅读开始——说读书”印象最为深刻,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他在书中这样写“不读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潜力的孩子;不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庸俗的家庭;不读书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校;不读书的社会也必将是一个落后的社会。” 一句话,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    阅读能改变自己不利的处境,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一点我极为赞同,并有着相同的感受。作为一个家长,我想让自己的孩子多读课外书,既是一种底蕴积淀,更为写作能力提高助一臂之力。而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想让孩子多读英语课外读物,至少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意,丰富他的世界观,丰富他的英语语言,国外很早就有详细的分级阅读指导,哪个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而我们的孩子却没有这样详实的指导,我想,哪怕不是英语书籍,中文书籍也很好的。我感觉读书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所以,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了自主飞翔。
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很多人都说我们每天教的课堂都一样,都是跟孩子们讲同样的东西,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孩子们每天都在变化,课堂每天都在变化,这些东西你一天记下来没有意义,但是只要你用心,一天一天累积下来,最后就会成为美丽的图景,经过串联最后就会成为美丽的项链。在我看来,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教师应该把学习作为是一种生活方式,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条线,读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学习不仅能提升智慧,更能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吸收、成长的过程,不读书则会影响到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提高,影响到知识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影响到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及与学生的沟通。
    通过阅读我的心开始充实、沉静,不断的阅读使我不停的思考,看得更多、更广、更新,也不知不觉得改变、提高,让阅读与我们的生活同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