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汤建娣
今年学校又给每一位教师发了一本教育专著——《朱永新说教育》,再次阅读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专著,真是受益匪浅。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阐述了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培养孩子阅读和家庭教育。
我觉得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在家庭教育方面,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其实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孩子长大了,总会嫌自己的父母过度限制自己的自由,因而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矛盾重重。自己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他在学习和才能上都不出色,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但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从来没有顶撞过我们。他会在我不舒服的时候给我倒来热水,他会在我要上课时帮我改课件,他从十岁时就跟我一起在家里大扫除,从刚开始的擦楼梯扶手,到现在要把十几桶水从楼上拎到楼下倒掉……我并没有在学习上过多的苛责他,没有拿他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我只是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要尽量给他们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我们要教给他们的是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人生目标,让他们学会正确的生活态度,勤劳善良,积极乐观,而不是在学习成绩上一味的指责他们,好像除了学习,其它的都是没有用的。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如果学会了和孩子一起阅读,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