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拜读了教育家朱永清先生的文章《与孩子一起成长——说家庭教育》,引起我的共鸣和反思。作为一名老师同时又是一个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经常不能很好的转换老师和妈妈的角色。不是过分严厉就是过于宽松,往往陷入苦恼,亲子关系紧张。读这篇文章,让我真正认识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孩子的父母及家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对孩子的引导与培养。它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课堂,它始终与孩子的成长周步,伴随在孩子的左右。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所以孩子每日每时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孩子出生起,叫的第一声“爸爸”“妈妈”是在父母的努力下出现的第一次发声;见生人要打招呼,见人要有礼貌;在家开始学习,在家开始玩耍,在家开始生气,在家开始欢笑。
从小生活在好学的家庭环境里,孩子的求知欲就较高,会把书当成好朋友。稳固的家庭能使孩子情绪稳定,接人待物有板有眼,为人处理进步有度;相反,夫妻吵架,婆媳不和,这些不好的氛围如果长期存在,就会在孩子成长的心灵上打下烙印。
家庭教育是爱的港湾 父母的爱是孩子人生情感的基础。孩子从父母如何对待他,以及如何对待祖辈父母的相互关系开始认识人类世界。当孩子看到父母爱自己,尊敬祖辈,关心邻里和同事,以及父母间相互恩爱时,就会从中受到爱的陶冶,启迪美好的心灵。
反思自己的教育,通常都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严苛,母女之间的温情太少,女儿说妈妈是复读机,因为我老是催她:“快点!快点!快点!”从现在起,从细微处改变自己,用“行”感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