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高扬     来源:本站原创

 

本节课是学习乘法的第一节课,教材分为两个层次展开乘法的学习。第一层是在例1和试一试中感知几个几想加的问题,第二层是在例2和试一试中认识乘法,在连加和乘法的比较中感知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简单运算。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本节课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难度一:几个几相加的感知;难度二:乘法和加法之间的特殊关系的理解。
   本节课的重点很明显就是“乘法”,可是我认为在它之前还有两个更重要的词:加数和初步。为何说“加数”更重要?在书上21页的最后,豆荚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可见要想明白乘法,必须明白何谓“几个相同加数”。在1班我的引入是给6道有加数不同和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分类,在分类之前我做了引导:观察2+5+3的加数有哪些?我请了一个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回答,他的回答是:2和5,没有3。我知道那是因为之前我们都是两个数相加,加数自然只有两个,而在连加中却未涉及让其认一认加数。通过这一题的简单复习拓展加数的认识,后面的连加算式,甚至4个连加,5个连加学生都很清楚知道加数。有了这一认识,在例1和试一试的认识几个几种学生的认知就快了很多。
     至于“初步”,细读教参,教参上将本节课的课题定为了“乘法的初步认识”。 “初步”这个词让我知道这节课让学生掌握乘法到“初步”程度即可,毕竟本节课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但为难的是却又未对“初步”给出一个明确的要求,到底怎样就算初步了。细究教材,我认为就是:会根据连加算式写出乘法算式,会读,知道各部分名称。
    回到课堂,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看图语言的训练,但却没能全面的思考语言的规整性。因为有时一会让学生说几份,每份几个,就是几个几;一会又让学生说每份几个,有几份,就是几个几。主要是教材研究的还不透彻,其实想想做做的第2题以及后面练习四的练习可以找到答案,以“每份几个,有几份,就是几个几”为句式训练,明天的练习课上我将重点规范语言。
    本节课的在乘法和连加含义上的相同认知上,我采取的三步走:感知(例2),巩固(试一试),强化(例1和其试一试,想想做做1,2)。通过列出连加算式,通过算式明确几个几相加,再写成乘法算式表示,最后比较连加和乘法之间的异同:含义相同,形式(运算)不同。让学生逐步清晰认识到两者的关联,在2班就有学生说出了:乘法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加数相同 的算式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对比新旧教材,我发现本节课的内容其实是稍有改动的,在每一题图示下都画了一个大括线和问号,我认为样的改动还是很好的。这样就可以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或练习,使学生明确其算式所求的是什么。
对照反思,整理思路,本节课的感悟是零零散散的,但却记录最真实的想法,整合全部,整理思路。
    最后总结一下练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1,对于“读作”“写作”,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白意思,总是写的混乱;2,对于“每堆几个,有几堆”的画图学生总是会画反,说明学生的理解有待加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