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在数与代数方面新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三)综合和实践
周长是多少
多彩的“分数条”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
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1.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的, 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 因此要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得到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挖掘教材的内容, 同时也可以收集一些有趣味、有新意的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数学。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体验探究的乐趣。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时, 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 再进行必要的引导。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迁移类推,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连续进位的乘法是个难点。为此,
教材专门安排了例题进行突破。教学时, 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确保学生掌握。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关于“0”的处理, 必须帮助学生理解透彻。
4. 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对于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淡化了对计算法则的表述, 没给出计算法则或结语。教学中, 不必要求学生概括出严密的法则, 更不要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相应的结语, 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5. 重视估算的教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因此估算教学必须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