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稿)
横山桥中心小学 张佳美
教学目标:1、了解北大荒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一、复习导入。
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写课题,“荒”不能多一点。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北大荒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说一说吗?
是啊,北大荒的秋天是美丽的,连作者也忍不住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指导读)
二、精读感悟。
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读书评价: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
交流:天空,小河,原野。
这几个段落能对换顺序吗?(不能,是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的,就像我们从矮到高排座位一样,小节与小节之间也要排好队。)
(一)感受天空之美
1、天空美在哪里?
(1)指名读
(2)美在“一碧如洗”,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生描述。
小结:天空湛蓝湛蓝的,就像用清水洗过一样,这就叫做一碧如洗。
2、天空还美在哪里?
a.指名读描写流云的句子。(出示句子:这些流云……就像是……锦缎)
b.还美在五彩斑斓。都有哪些颜色?再读。
c.几个词语读得特别好:银灰、橘黄、血红、绛紫。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多读几遍,你能发现这些词语的秘密吗?是啊,像银子一样的灰,像橘子那样的黄,这种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雪白,瓦蓝,碧绿......)
d.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词语送入课文,再来读一读。
e.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读一读。(师删去“转眼间”读)让学生说区别。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还有哪些?(一眨眼,一瞬间,一刹那......)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流云不仅颜色多,而且变化快。)
f.齐读
(二)体会天空之美
(1)自由读
(2)交流(清、干净,板书: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谁来读好这一句。
(3)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想到哪个词语?(水平如镜)
(4)放眼望去,那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小河中你能看到什么?
我看到大虾摆动着两根长胡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看到水草扭动着腰肢,跳着曼妙的舞蹈。还看到什么?螃蟹,小虾,鹅卵石......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一个比喻或者拟人句把句子说形象吗?
(5)多美的画面,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有什么变化?你们喜欢这群小鱼吗?为什么?是啊,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是一种静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三)感受原野之美
天空美在它的颜色,小河美在它的清澈,那原野呢?原野又美在哪里?
1、默读
2、交流。板书:热闹非凡。
都有哪些热闹的景象?大豆成熟了,高粱成熟了,榛树红了课文中上是怎么描写的呢?读。老师想把书上这个句子改一改,你看行不行?大豆成熟了,豆荚很饱满,高粱成熟了,穗子黑红黑红的。可以吗?你觉得哪种写法更好?
是呀!像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更生动、更有趣。
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这么有趣的句子,我们把它积累下来,试着背一背。
3、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又是怎样的景象?
a.指名读
b.燃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榛树叶子红了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同桌交流。
原来的北大荒是一片荒地,现在变成了万顷良田,看着粮食丰收了,榛树红了,人们怎能不高兴、不激动呢?这种高兴、兴奋到了极点,就叫做“燃烧”,让我们满怀激情地读一读这一句。
4、小组合作读这一小节,体会中心句。小组成员每人读一句,但是第一句是采用齐读的形式,为什么这么安排?(齐读的这一句是中心句,把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
(四)总结
北大荒的秋天景色优美,天空一碧如洗,流云色彩斑斓,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再来读一读这一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三、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不仅欣赏了北大荒的美,还体会了美是怎么写出来的,我们也来学学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写一个片段。
课间十分钟,操场上热闹非凡......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五彩斑斓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