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文     来源:本站原创

 

 

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帮助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但我个人觉得有书是前提,还需要我们重视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纵观现在的人群: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阅读最多的是教科书、教辅用书,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就如朱永新所说,这些书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孩子若到了3岁左右还只喝母乳,那么就会营养不良。设想,我们作为教师的有多少人能坚持每天看书呢?
中国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阅读专业期刊的只有9.3%,而美国的大学生,每周阅读量至少是500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但是人均阅读量却是最少的国家之一。只有在数据面前才清晰看出我国与其它国的差距,分析差距之后改进才有进步。
看来作为中国的教师有责任改变学生目前的阅读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
一、培养阅读兴趣
二、读书指导不可缺
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
三、激励措施不可少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就包含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他们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