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今年我又教一年级了,暑假里把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又拿出来再看看,心中思绪万千。翻看着自己做的笔记,觉得薛瑞萍老师的许多言语都对我的教学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习的关键。”现在的孩子,看上去一个个都很能讲,但其实大部分是答非所问,说话结结巴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倾听老师的话。所以我赞同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当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在插嘴,这是对同学的不尊重。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叽叽喳喳,学习了薛老师的教学日志,我会注重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在倾听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是品性的练就,所以课堂上我尽量控制自己的语气神态,以自身行动带领学生学会倾听。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有事无事叫呱呱,所以一年级的老师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作为一位和一年级孩子摸爬滚打近五年的“孩子王”,其间我也自学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法宝如:猛敲桌子、瞪眼怒视、大喊训斥、抓住典型……这样一来,好象班级常规极好,但在我沾沾自喜的同时,却越发地觉得自已失去了原有的温柔,脾气变得日日暴躁起来了。当陷入这种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时间一长也就没有效果了,最后是焦头烂额又不得善果。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良的示范,很多班干部就会学着老师的样子管教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就连他们的脾性也像老师了。是薛老师告诉了我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多包容一些,其乐融融,何乐不为。学生还只是小孩子,他们偶尔会忘记一些事情,我们一定要相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对你产生抵触心理。每一个学生都有他可爱的一面,我们要学会相信他们。不管是对什么学生,都应该怀有期望,这样他们才有前进的余地。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 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有各种优美的轻音乐,如《雪绒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自习,包括休息;慢慢地,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音乐成了这个班级形成优良教学秩序的一大功臣,正是音乐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并快乐地成长。
其实薛老师的很多言语都给我很深刻的触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得细细揣摩,用她提倡的“心平气和”的状态对待每一个可爱的小豆苗,期待他们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