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0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黄婷君     来源:本站原创

 

培养核心素养从改变课堂开始
黄婷君
近年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2014 年3 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指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仔细琢磨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考虑当下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的未来提供哪些有用的东西?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 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那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语文的核心素养应该是阅读、表达、思维与修养。这里的阅读、表达与思维直接指向“ 学习素养”的“ 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与“ 思维能力”;这里的修养,也与“ 人格素养”的“ 尊重”“ 责任”与“ 向善”密切相关。再加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与核心素养相契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助学课堂”,让老师的教成为孩子学习的助力,而非主力。
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始终体现生本思想,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只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或同伴给予一定的帮助。努力由关注“ 教”向关注“ 学”转变、由“ 教会知识”向“ 教会学习”转变。所以我主要在这几方面做努力:
1“自助学习”
课前“自助”,在教学中倡导“ 先学后教”的理念,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有意教学生如何预习课文,低年级主要是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给课文标上小节号,简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到二年级要学习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我就让学生把每个生字的音序、偏旁和结构在预习时就写在书上。
课中“ 自助”,学习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话题的引领,话题可以是学生初读时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是老师预设的话题。二是学习的指导,学生要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如《梅兰芳学艺》一课:师傅为什么要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重点词句画出来,说一说你的理解。通过话题与提示,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很容易找到“ 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然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说一说什么样的眼睛是有神儿,什么样的眼睛是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是什么意思,从而形成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课后“自助”主要就是课后拓展的内容,我要求学生学完一课自觉把《语文拓展阅读》上的文章读完,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2“互助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时互相帮助就是一种“合作探究”。学生通过交流、补充、辩论、质疑等形式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尝试解疑。
低年级主要从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字词学习三个方面进行“ 互助”学习。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朗读、同桌互读,相互纠正朗读中的错误。整体感知,让学生围绕课文的题目、人物、故事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字词学习,让学生汇报自己学会的生字新词,特别是通过提醒同伴注意的方式强化识字、写字的方法与能力。
其次在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有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再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此时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断碰撞、不断深入、不断生成的,学生在交流、补充、质疑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师助学习”
低年级孩子学习能力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老师的“教”还是很重要的,但老师教什么就很有讲究,不然就会“喧宾夺主”。我曾看过这样一段话,觉得应该借鉴:“ 三教三不教”原则,即:教在学法处、教在提升处、教在偏离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掌握的不教、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的不教。
所以平时我主要在交流预习成果时进行指正和点拨,比如记字形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等。教学课文时不要像以前那样自己说了很多,学生不知听到多少,而是尽量提炼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能多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做补充和提升,并且调控方向,不要让思路偏离正轨。课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一些作业,巩固拓展课上学习的内容。比如《梅兰芳学艺》一课,让学生课后设计一张“ 名人卡片”,找一张梅兰芳的照片,再加上一段对梅兰芳的介绍文字;《水滴的旅行》让学生通过画绘本连环画的故事再现水滴旅行的过程,也可以画其他旅行的场景;《狼和小羊》学完后让学生续写故事;《狐狸和乌鸦》一课让学生改编故事等。学生喜欢这样的作业,质量自然就高,学习效果也好。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的就是能培养学生语文的素养,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学也要不断地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改变课堂开始,改变老师开始。让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