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的教学我的课堂
一年级的孩子,对课堂知之甚少,认识的字不多,更别提能说一句完整的话。但他们活力无限,似一个个小精灵般——小脑瓜里总是藏着许多奇思妙想,时而让我捧腹大笑,时而让我哭笑不得。如何能让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课堂中提高能力和素养?我在以下三个方面做着努力:明确要求、培养学生专注力,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情境、提高学生识字说话能力。
一、 明确要求、培养学生专注力
一年级的孩子大都不会倾听。他们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感到无比好奇,课堂上的表现通常是一双双小手举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来嘴里不停地喊“我来”。他们常常忽略了课堂是需要倾听的,忽略了倾听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先使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表达,进而完善自己的表达。于是,我经常对他们说:“认真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会听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同学发言认真听,尊重他人有礼貌。”一次周五的经典晨诵时间,学校展播了高年级学生有关“热爱学校生活”的优秀作文,小朋友们似乎觉得事不关己,兴趣缺缺。于是,我适时地提醒他们:这是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优秀作文,请小朋友仔细听,等会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听到的内容。有了目标,大家一下子起劲多了。广播完毕,开始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有的说一位大哥哥说他很爱我们的学校,觉得在学校学习很快乐。我说:是啊,学校有这么多的朋友,还有很多自己喜爱的课程,当然开心了!有的说一位姐姐说学校就像是自己的第二个家。我也赶忙表扬:你听得非常认真。你们觉得这位大姐姐说得对吗?大家的答案更出乎我的意料了:“对!老师就像是我们的妈妈,同学就像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肯定道:“你们的答案太让我惊喜了。是啊!一个星期有五天我们白天都在学校学习,晚上到家休息,除了家,学校不就是我们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了吗?可不就使我们的第二个家吗?而你们就像是兄弟姐妹一般,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我们要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说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小朋友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一次认真的倾听,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二、 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途径。在授课过程中,我从实际出发,根据儿童天性好奇、乐于模仿新鲜事物的特点。立足于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多采用儿童乐于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如游戏、儿歌、猜谜、小组合作等;多采用表扬、鼓励、奖励、评优等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的评价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创造情境、提高学生识字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也不太会用一个字或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而识字、说话却是语文学习中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在起步阶段,如果能在课堂中渗透一些识字、说话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说话的能力,这将为他们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课拼音教学都是以一副情境图导入,我便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并说一说,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由近及远,这样可以使表达条理清晰、避免遗漏。此外,我还有意识地指导孩子把话说完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班的小朋友甚至会给情境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了。在识字教学时,我指导孩子发现其中已经学过或认识的熟字,用熟字来记新字,可以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或利用象形字的特点来帮助记忆。慢慢地,我放手让孩子充分交流记忆方法:“白”字他们会想到“撇加日”加一加的方法,“桥”字他们知道和“棋”一样是“木字旁”,“妹”和“奶”他们发现了左边都是“女”,我告诉孩子们是“女”字演变而来的“女字旁”。一个女字旁又引出了一批女字旁的字:妈、姑、娘、姨、婆……继续追问,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字都是女字旁吗?孩子一眼就看出来了女字旁大都与女子有关。同时,我还会让小朋友联系生活,给生字找找词语朋友,在一定的语境中帮助孩子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这一环节,小朋友也是特别喜欢、兴致很浓的。比如,学到“桥”时,我让孩子说说见过的不同类型的桥,大家争先恐后,“木桥”“石桥”“独木桥”“拱桥”“立交桥”“斜拉桥”……我同步在黑板上简笔画出各种桥的样子,各式各样的桥呈现在眼前,小朋友们也为自己平时的见闻和积累感到惊讶,又一次激发了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学词的兴趣。
循着这三种方式,我一边学习,一边探索,希望每一个孩子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