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佳美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张佳美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认为在阅读课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表达;以课文为例子,渗透作文指导;以探索高效课堂为目标,推行课堂改革。
本学期我教的是三年级。所以在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花费的心思比较多。学期初,为了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我试探性地让阅读教学指向写作,把课文作为写作的例子来讲,从而为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简单地说,就是把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以及第一单元的两首古诗全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展开,从多角度去描写秋天,而本册的习作4也正好是写秋天。那么在讲这些课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是《古诗两首》,我改变了以往领着学生逐字细究,分析古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朗读诗歌之后,带着他们从整体上去自发地感受古诗的美,体会诗歌的情感,并且在这两首古诗的基础之上,又积累了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在班内进行分享,从而激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语言凝练,结构清晰,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注重让学生学习写法。引导学生从“天空、小河、原野”感受景色优美,从文章的构段上,让学生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练读有关句子,体会语句的准确及形象。而后两篇写景类文章《西湖和《拉萨的天空文章中有许多精彩的比喻句,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找出这些精彩的比喻句,分析它们妙在哪里,赏析后也学着作者的方法把一些简单的句子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其写得更生动、更有趣这样一阶段的训练后,学生的周记、作文中也出现了一些精彩的句子:
 “春天挂在嫩绿的柳芽上,夏天躲在芬芳的花朵中,冬天飘在飞舞的雪花里,那秋天又会藏在哪呢?”
“秋天是一位魔法师,他有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就把秋天带来了。秋天是一幅画,那画上染遍了我最喜欢的金色”
 “秋姑娘把我们带到了火红的枫树林,片片枫叶纷飞飘落,满眼都是红色,
让我不禁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瞧!这就是秋天,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
赏析着学生的习作,巧妙的结构,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把阅读指向写作的想法是切实可行的。运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会学生更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让阅读教学真正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做到真实而高效。只有做到训练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