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十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梅琰     来源:本站原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永远都是一本经典,值得我们不断地翻阅,回味,反思。

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而自己没有主动规划,主动做事。

自己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没有真正去理解教材;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结果截止时间到了,胡乱凑数。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 我们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这本书的任何一段文字,总是富有哲理,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或者说是作为一名家长,一名成人,都能从现实生活中,从接触孩子的过程中,找到相对应的问题,并引发思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为了孩子的进步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之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