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蹲下来看学生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孙红霞     来源:本站原创

   

近期翻阅了刘晓东博士的教育著作《解放儿童》前半部分,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特别是通过中西方的教育差异对比和当前儿童教育所存在的一些误区,感受着书中内容给自己带来的思想上的“碰撞”和触动,我陷入了无限的思考和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在哪儿呢?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小学教育有问题吗?
带着这样的思考,曾无意中读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他睡了几小时?”学生很快就做出来了:12-8=4,4+7=11,解答完美,思路清晰,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方法可是老师还是不满足,问学生:还有别的算法吗?过了一会儿,老师发现一个学习成绩一般、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手想举又放下了,“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来吧!说说你的想法。”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在那个学生身边半蹲着身子,那个学生:“12-1=11“能说说理由吗?”老师问。“因为时针转一圈是12小时,小明睡觉8时与起床的时间7时刚好相差一格,就是相差1小时,所以12-1=11小时。”
多么简洁的思维,多么巧妙的算法!试想如果不是老师蹲下身来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能有这样精美的思想火花闪亮吗?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古希腊的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只有蹲下身来用微笑点燃智慧,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生机和希望。
请蹲下来看学生。不要把学生刚萌生的伸向广阔领域的触角剪掉,不要用习惯性的思维去规划着新生代的行动力,不要用陈旧的观念去界定他们的思想。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再调皮的学生也有长处。我们有时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评价学生,比如: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做对了某道超出他水平范围的题目,教师首先不是肯定他的进步或努力,而是会质疑他是不是抄袭了别人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因为教师是站着俯视学生的,没有蹲下来看到他们的进步与成长。
请蹲下来看学生。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想清楚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需要些什么。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我们不要把教师的角色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老师永远是对的,学生必须永远听从老师的话去做,将孩子关起来教给他们课本上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的孩子不再是我们读书那会儿的无知者,他们接受信息和新事物的能力不比教师差,所以课堂上学生如果讲到了你的盲区,千万不要制止他讲,或者否定他的观点。蹲下来适当在学生面前示弱未尝不是一种新教育方式,让学生获得青出于蓝的感受或体会,或许是他多多接触书本以外知识的动力。
蹲下来看学生——是尊重学生,让学生站在最中央,我将会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我珍爱的课堂,牢记与时俱进,教学相长的思想,与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