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学习
是云华
首都师范大学侯志谨副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认识一个13岁的女孩,孩子聪明伶俐,讨人喜爱。如果不是以貌取人,好多与她初次见面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女孩黑肤、细目,又长了两颗小虎牙,在容貌上,她完全彻底地继承了父母的缺点,一个地地道道的丑小鸭。女孩似乎从未因容貌而对自己不满。她常笑着告诉教授:"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看着她那自信的微笑,教授真的相信她会变得很美。其实美丽对她来讲已经不是很重要,她对自己的肯定以及执著的追求已经感动了许多人。孩子最初在一座小城上了小学,一年后,她随父母迁到了省城,转到了一所新的学校,来到新的班级之后,她和新同学相处得很融洽。
一天,伙伴们开玩笑说是要选她当班长,她竟信以为真,跑到办公室去找老师,提出要竞选班长。望着这个满脸稚气的丑姑娘,老师无奈地说:"班长得同学选,如果大家同意,我就任命你当班长。"结果半年之后,这个新来的孩子竟获得了95%以上的选票当上了班长。这是一个不安分的女孩,她总是有一些新的想法,并相信自己最终能心想事成。有一次,她找到音乐老师说是要参加学校的舞蹈队,老师让她做了几个动作,结果以基本功不行为由将她拒之门外。没想到这个犟丫头回家苦练了三个月,在老师刮目相看中硬是挤进了学校的舞蹈队。故事中13岁小女孩是典型的自信心强的孩子,这种孩子敢于接受来自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挑战,在挑战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汗颜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自信我何时没有了?孩子的精彩表现以及自信的潜能我怎么麻木地没有感受到?更没有从他们小小的身上感受到作为一个成年人渐渐丢失了自信,还没有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自身的自信与否是直接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孩子通过自信获得了成功,让我惭愧不已,做为成年人一名为人师表的教师却不如孩子。在这个故事中我要学习孩子们内心的自信,学习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及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习他们往往以一个优胜者自居,而且力图向别人展示这一点。找回渐渐丢失的自信!
孩子处于成长之中,问题和缺点自然是很多的,但这并不妨碍老师向孩子学习,这正像老师自身也有缺点和问题,但孩子却在向我们学习一样。因为孩子们学习的是老师的长处和优点,而善待了老师的错误和短处,同样道理,老师为何不能虚心地学习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善待他们的问题和缺点呢?“向孩子学习”很明显并不是学习孩子的全部,更不是说教师就可以迁就孩子的问题和缺点而不加管教,放任自流,相反,它是要求我们根据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或缺点来不断地修正我们自己,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调整我们的教育方法,反思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教育水平和艺术,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