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说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创新的起点是问号,当今的社会创新的重要新毋庸置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朱永新老师的观点是,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是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有些学生学习很用功,整天读背现成的答案,这种只会背被人答案的“只学答”,短时间能勉强记住知识,应付考试,但不能增强自己的学问。所谓“只学答”,是指只关注问题的答案,而忽略问题的提出,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李政道教授对此的评论是:学问,学问,要学“问”。只学“答”,不学“问”,非“学问”。反观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掌握问题的答案,反复讲解解题技巧,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绩确实提高了,但是学生没有经历自己提问的过程,学习中缺失了一个重要环节,这不正是李政道教授口中的“只学答,不学问”吗,久而久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局限在表面,而且创新能力也被埋没了。
古今中外很多科学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提问。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的答案罢了。”普列汉诺夫说:“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如果能抽出点时间来让学生多提提问题,比如:这道题还有不同的解法吗?我还能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如果把这个条件改一下又怎样解决?这样学生不但能掌握问题的答案,还提高了创新能力。就如李政道所说:自己能提问题,再经过自己的思考想问题,自己求得答案,才能真正掌握学问,增长学问。
所以,我们与其把创新两个字挂在嘴边,不如从我们的课堂做起,多让学生提问,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提高了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