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六语>>文章内容
大自然的文字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0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孙红霞     来源:本站原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写作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感情。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诗《秋》
俗话说:“一叶知秋”,诗中的“一片红叶”就是大自然的文字,作者在上面找到了——秋天,齐读。
2、揭题: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大自然的文字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跟随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走进《大自然的文字》。读完课题你们最想了解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一)自读要求:1、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二读:边思边读,在书上做批注(或划或写关键词)
课文介绍了大自然哪几种文字?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二)交流
1、你认识了大自然的哪些文字?
星星
(1)    谁来介绍大自然的文字——星星,指名读第2小节。
(2)    谁能给大家普及一下星座和北极星的知识?
3讲解星座及北极星
4大自然是一本书,北极星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告诉我们________
5所以,认识了星星这种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1)    谁来介绍大自然的文字——云,指名读第3小节。
(2)    出示铁砧图片,讲解“铁砧”、“砧状云”。
(3)    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预兆是什么意思?那你还知道什么是什么的预兆?
(4)    大自然是一本书,砧状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_,告诉我们_____
(5)    读懂天上的云有什么作用?
(6)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识天气。你课外积累了哪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7)    小结星星和云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里的文字?
石灰石
(1)    我们一起来介绍石灰石这种大自然的文字。齐读第5小节。
(2)    地质学家认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了解了主要成分有什么作用?
(3)    大自然是一本书,石灰石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__,告诉我们_____
花岗石
(1)    男生一起来介绍花岗石这种大自然的文字,齐读第6小节。
(2)    这块花岗石怎么来到森林的?它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如此巨大的石头吗?
(3)   我们来看看最初的样子,科学家给它取了个特定的名字——漂砾。
(4)    漂砾在冰川的带动下,一路爬行并带上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小石块,经过了几亿年,它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花岗石。而它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出来的。
(5)    大自然是一本书,花岗石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告诉我们________
(6)    小结:石灰石和花岗石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里的文字?()读懂了它们有什么作用?
7)大自然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叫神奇的天书,下册叫有趣的地书。
2、大自然的文字真奇妙,所以,作者开篇就说——(出示第1节,齐读)主要写了什么?这部分内容与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3、那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自由读第7自然段。
1)结合你作的批注进行进行交流。
2)交流:走进自然、仔细观察、善于请教,深入思考……
4、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结构十分清晰,如果要分成三段,你怎么分?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分成四段呢?这四段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浏览全文,小组交流。
1)看来分段不是只有唯一的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我们以分四段为例,第二段第三段作者是怎么联结的?
2)指名读句子。过渡段,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十分自然。
三、拓展大自然的文字
1、学完前苏联作家尹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我们再来欣赏中国作家戴巴棣的《大自然的语言》,请大家读读,比较两者的差异。
    2同学们,无论是尹林的大自然的文字,还是戴巴棣的大自然的语言,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妙不可言。最后,让我们也来学着写一写大自然的文字。
四、全课总结:
要想读懂大自然这本书,我们必须走进自然、仔细观察,并且要善于请教,进行深入思考,希望大家亲近自然,都能从这本书中习得更多的知识。
五、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仿写三句。
2、一道挑战题,供感兴趣的同学选做:小林有个梦想——野外探险,可是他担心会在野外迷路。在不使用指南针等工具的情况下,会读大自然百科全书的你,能不能教教小林,如果在野外迷失了方向,该如何依靠大自然的文字,辨认方向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