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本叫《爱心树》的绘本:有一棵树非常爱一个小男孩。小的时候,男孩和树一起快乐地玩耍,树给了男孩一个快乐的童年。为了让渐渐长大的男孩快乐,树不停地给予男孩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直到自己只剩下一个树桩 。但男孩为了自己的快乐,离开了树,去了远方,树感到非常孤独。当男孩老去,不能远游时,他回到了树的身旁,这时,大树依然不减对他的爱。年老的男孩坐在了粗糙的树桩上,这时候的大树已经成为不起眼的树桩了,却还可以为年老的男孩奉献出自己最后一点微薄的力量。
读了这本书,有我不禁感慨于爱心树对男孩的爱的伟大,那是多么无私的爱!我不禁想到: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的“爱”还是不够宽容。其实许多后进生他们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我们如果在教育中抓住他们的这些特长加以鼓励激发他们求知上进的自信心,他们很可能会进步飞快。
小安是个接受能力比较差、上课也比较容易走神的人,我就让他负责教室开、关灯的任务,日子一长,他变得有责任心了,上课也专注多了!
小琴是个学差生,但我总是鼓励她。一有了点滴进步,我就在班级里表扬她,慢慢地,她越来越爱学习,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
小翼上课不认真,爱说话做小动作,我对他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后来我发现他对管理小朋友很感兴趣,于是,每次上他写完作业后就安排他监督其他小朋友是否认真写作业,有没有人讲话,果然他很珍惜老师给的机会,每次都认真负责。渐渐地,他自己也再也不好意思在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