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 序》
执教者:奚丽群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排序》,P54—5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排序。
3、尝试按照多种不同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排序的含义及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学会对排序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得出恰当的结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对于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2、乐于合作与交流。
3、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教学准备:身高数据,分组实验材料(不同的纸),活动记录纸和数据统计各一份。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排序。
1、谈话:听说特别聪明,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个游戏考考大家好不好?
2、游戏的名称叫“排排队-我做你猜”,首先我请3个同学上来,排成一排,你猜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的?(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按身高、胖瘦排列)
3、猜的真棒!现在我们调换一下,变成“排排队-你们做我来猜”,请每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还可以按照什么排列,商量好后就按顺序站好,哪一组先完成,老师就先猜哪一小组。(体重、年龄、头发长短)
4、活动:生排师猜(老师真猜不到,有谁来帮助我?)
5、体重、年龄、身高……这些叫做事物的特征,刚才我们就是按照事物的特征依次排列的,这样的活动科学上叫做排序。
6、出示一组数据,你能给他们排排序吗?
7、小结:排序时必须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依次排列。(板书:同一)
(二)、按单一特征进行排序——给声音速度排序
1、谈话:排序是一种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这里有一组科学家测出的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需要我们帮忙整理。你看一下,准备怎么整理?
(生1:从少到多。师:速度是用多少来说的吗?生2:从慢到快。生3:也可以从快到慢。)
2、学生整理数据。
3、提问:在整理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声音在0度的空气里传播最慢。生2:在铁里最快。
师:铁作为一种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是最快的。那液体怎么样呢?
生3:一般。比空气快一点。)
4、提问: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声音在固体里传播最快,液体差一点,空气更差一点。)
5、小结:通过排序,我们更容易发现数据中隐含的规律,排序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按物体的不同特征来排序
1、谈话:同学们按声音的传播速度排序,做的非常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材料,现在老师要提高的排序的难度,想挑战吗?
师:(出示三种不同的塑料薄膜)老师这里有3种不同的塑料薄膜,为了公平,它们裁减的大小基本一样,把它们排排序。想一想可以根据什么来排序?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时,老师方法指导
(1)可能性预设:厚薄、颜色深浅、透明度、褶皱性、牢固性、光滑度等等。
(2)排序时我们用五角星来表示。最好就打三颗星,最差一颗星,一般的两颗星。
(3)老师提醒一下:实验时先按照实验损伤程度从弱到强排序,以便更好得安排实验。
3、各小组选择三个特征来研究,如果在研究时还有其他有的,我们没有讨论到的新的排序也可以研究,实验时要先想想怎么研究,研究完后才能去排序。每一种排序研究后将实验结果填在记录表上。
4、学生实验,师巡视了解情况
5、汇报
6、小结:物体不一定只有一种排序结果,有时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7、老师这里有些衣服要放一下,你会选哪种塑料薄膜做的袋子?为什么?(体会排序的意义)
四、拓展、发现生活中的排序
1、谈话:排序在我们游戏中、生活中也用到,你能举些例子说说看看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2、讨论汇报,要讲清楚按什么来排序的。(可以出示图片:字典按拼音排序、做操、超市购物排队按先来后到、琴弦按音高等)
3、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给这些物体排序呢?排序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复杂排序
出示2008年奥运会奖牌榜,有相同金牌数时如何排序?